词典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意思
làngmànzhǔ

浪漫主义

简体浪漫主义
繁体浪漫主義
拼音làng màn zhǔ yì
注音ㄌㄤˋ ㄇㄢˋ ㄓㄨˇ ㄧ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àng,(1) 大波。【组词】:波浪。海浪。巨浪。风浪。浪涛。浪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浪静。(2) 像波浪起伏的。【组词】:麦浪。声浪。(3) 没有约束,放纵。【组词】:放浪。流浪。浪费。浪迹。浪人。孟浪。

màn,(1) 水过满,四外流出,漾出来。【例句】:河水漫出河床。漫溢。漫流。漫漶(文字、图画等因受潮而模糊不清,如“字迹漫漫”)。(2) 淹没。【例句】:大水漫过桥面。(3) 满,遍,到处都是。【组词】:迷漫。漫山遍野。(4) 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组词】:散漫。漫谈。漫话。漫步。漫不经心。漫骂(乱骂)。漫漫(时间或空间没有边际,如“漫漫长夜”)。漫游。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指追求浪漫、理想主义的一种情感态度和生活方式。

浪漫主义的意思

浪漫主义 [làng màn zhǔ yì]

1. 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创作方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不切实际的或传奇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 romanticism; ]

3. 浪漫主义运动的某一方面(如伤感主义、尚古主义或中世纪精神)

浪漫主义 引证解释

⒈ 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主观向往的事物,表现现实生活。浪漫主义有几种类型,如消极的浪漫主义和积极的浪漫主义。前者粉饰现实或留恋过去;后者能突破现状,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

⒉ 犹浪漫。参见“浪漫”。

《<艾青诗选>自序》:“第二年春天,我就怀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到 法国 去了。”


国语词典

浪漫主义 [làng màn zhǔ yì]

⒈ 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期,发生于欧洲的一股反对权威、传统、古典的文艺思潮。著重主观性、自我情感及想像。反对刻板、不注重文艺内涵的格律形式。偏重自由发展,展现个人风采。因此创造出的作品充满了热情、富于变化的风格。


浪漫主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理想主义释义:文学艺术上的一种理论或实践,认为理想的或主观的美的类型或形态比实际或感觉到的更美,或者认为想象比对真实的忠实复写更好。

浪漫主义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现实主义释义: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它要求按照现实生活本来的面貌,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现象,作具体的、如实的艺术描绘,真实地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

浪漫主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创作方法释义:也叫艺术方法。 指文艺工作者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提炼和概括社会生活现象构成艺术形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
    • 2.
      创造社释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文学团体。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发起,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出版《创造》《创造周报》《创造社丛书》等。初期强调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倾向于浪漫主义,1925年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1929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
    • 3.
      包法利夫人释义:长篇小说。法国福楼拜作于1856年。农村少女爱玛在修道院受过贵族教育,幻想过浪漫主义小说中描写的恋爱生活。结婚后因对丈夫包法利医生的平庸和周围环境的不满,先后与两个男人发生关系。最终负债累累,服毒自尽。
    • 4.
      屈原释义:(约前339—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 名平。楚怀王时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遭谗去职,屡被放逐,自沉汨罗江。他的诗吸取楚国民歌的特点,结合神话故事,驰骋想象,抒发炽烈的爱国感情,创造出一种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体裁,即楚辞体(也叫骚体),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现存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 5.
      巴尔扎克释义: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中产阶级家庭。早期作品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转向现实题材。其《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揭露金钱关系如何成为资产阶级社会一切活动的动力,着重探究不同类型的人性。他认为作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计划写一套反映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定名为《人间喜剧》,完成了九十多部。著名的还有《幻灭》《贝姨》《农民》等。
    • 6.
      拜伦释义:乔治·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贵族出身。曾参加意大利烧炭党革命活动和希腊独立运动。在作品中抨击专制压迫,向往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但也表现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代表作有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
    • 7.
      李白释义:(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幼年时随父迁入蜀中。25岁后漫游各地。曾供奉翰林,不久遭权贵的排挤而弃官。后又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东还,不久病死于当涂(在今安徽)。其诗热烈歌唱进步的政治理想,要求摆脱礼教束缚,对权贵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善于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写了许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丽多彩的优秀诗篇,成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
    • 8.
      李贺释义:(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熔铸词采,独树一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也寄予关切。有《昌谷集》。
    • 9.
      离骚释义:战国时楚国屈原的抒情长诗。作品表达了关心国家命运、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理想,倾诉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忧愁,表现了对保守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作品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穿插大量神话,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 10.
      雨果释义: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在小说、诗歌和戏剧等方面都有成就。作品多以精细的手法、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对专制制度和反动教会的罪恶进行揭发和控诉,对下层贫民的悲惨遭遇给予深切同情,深刻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 11.
      马踏飞燕释义: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一匹千里马正在疾驰飞奔,它体态健美,昂首扬尾,张口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欲飞、惊愕回首。一切都发生在瞬间,却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像空间。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浪漫主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创作方法释义:也叫艺术方法。 指文艺工作者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提炼和概括社会生活现象构成艺术形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
    • 2.
      创造社释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文学团体。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发起,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出版《创造》《创造周报》《创造社丛书》等。初期强调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倾向于浪漫主义,1925年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1929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
    • 3.
      包法利夫人释义:长篇小说。法国福楼拜作于1856年。农村少女爱玛在修道院受过贵族教育,幻想过浪漫主义小说中描写的恋爱生活。结婚后因对丈夫包法利医生的平庸和周围环境的不满,先后与两个男人发生关系。最终负债累累,服毒自尽。
    • 4.
      屈原释义:(约前339—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 名平。楚怀王时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遭谗去职,屡被放逐,自沉汨罗江。他的诗吸取楚国民歌的特点,结合神话故事,驰骋想象,抒发炽烈的爱国感情,创造出一种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体裁,即楚辞体(也叫骚体),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现存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 5.
      巴尔扎克释义: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中产阶级家庭。早期作品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转向现实题材。其《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揭露金钱关系如何成为资产阶级社会一切活动的动力,着重探究不同类型的人性。他认为作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计划写一套反映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定名为《人间喜剧》,完成了九十多部。著名的还有《幻灭》《贝姨》《农民》等。
    • 6.
      拜伦释义:乔治·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贵族出身。曾参加意大利烧炭党革命活动和希腊独立运动。在作品中抨击专制压迫,向往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但也表现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代表作有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
    • 7.
      李白释义:(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幼年时随父迁入蜀中。25岁后漫游各地。曾供奉翰林,不久遭权贵的排挤而弃官。后又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东还,不久病死于当涂(在今安徽)。其诗热烈歌唱进步的政治理想,要求摆脱礼教束缚,对权贵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善于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写了许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丽多彩的优秀诗篇,成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
    • 8.
      李贺释义:(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熔铸词采,独树一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也寄予关切。有《昌谷集》。
    • 9.
      离骚释义:战国时楚国屈原的抒情长诗。作品表达了关心国家命运、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理想,倾诉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忧愁,表现了对保守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作品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穿插大量神话,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 10.
      雨果释义: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在小说、诗歌和戏剧等方面都有成就。作品多以精细的手法、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对专制制度和反动教会的罪恶进行揭发和控诉,对下层贫民的悲惨遭遇给予深切同情,深刻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 11.
      马踏飞燕释义: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一匹千里马正在疾驰飞奔,它体态健美,昂首扬尾,张口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欲飞、惊愕回首。一切都发生在瞬间,却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像空间。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浪漫主义造句

1.他的这首词,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把作者气吞山河,壮志凌云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革命浪漫主义的豪迈气魄,激发了广大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热情,从而加倍地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3.我们是一群浪漫主义者。我们不仅仅是念诗,诗从我们舌间滑落,就像蜜糖。情绪高涨,女人亢奋,灵魂驰骋。

4.这首诗富于浪漫主义风格。

5.想象瑰奇,色彩明丽,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6.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

7.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才华横溢,跌宕不羁,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傲视王侯的诗篇。

浪漫主义是什么意思 浪漫主义读音 怎么读 浪漫主义,拼音是làng màn zhǔ yì,浪漫主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浪漫主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