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欺上 欺上的意思
shàng

欺上

简体欺上
繁体
拼音qī shàng
注音ㄑㄧ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1) 诈骗,蒙混。【组词】:欺骗。欺诈。欺哄。欺瞒。欺诬。欺诳。欺蒙。童叟无欺。(2) 压迫,侮辱。【组词】:欺负。欺侮。欺压。欺凌。欺生。欺善怕恶。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欺上的意思

欺上 [qī shàng]

1.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


欺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易释义:颠倒。《左传·哀公二年》:“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荀子·成相》:“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公孙渊)遣使南通 孙权,往来赂遗”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无妄之运;王路未夷,倾侧扰攘。”宋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 2.
      吓鬼瞒神释义:形容欺上瞒下。
    • 3.
      罔冒释义:欺骗冒充。 《隋书·苏威传》:“復言 威 以曲道任其从父弟 彻 肃 等罔冒为官。”《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闽 主曰:‘朕知之久矣。今以委卿,择贤而授,不肖及罔冒者勿拒,第令纳赂,籍而献之。’”胡三省 注:“罔冒,谓欺罔伪冒而求官者。以事理之所无而欺上,谓之罔;假他人之所有以饰伪,谓之冒。”宋 王禹偁《搜访唐末已来忠臣子孙诏》:“人或罔冒,国有刑章,凡在守臣,副台深旨。”
    • 4.
      跋扈释义:专横暴戾,欺上压下:飞扬跋扈。 他做事一向非常跋扈。

欺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易释义:颠倒。《左传·哀公二年》:“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荀子·成相》:“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公孙渊)遣使南通 孙权,往来赂遗”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无妄之运;王路未夷,倾侧扰攘。”宋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 2.
      吓鬼瞒神释义:形容欺上瞒下。
    • 3.
      罔冒释义:欺骗冒充。 《隋书·苏威传》:“復言 威 以曲道任其从父弟 彻 肃 等罔冒为官。”《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闽 主曰:‘朕知之久矣。今以委卿,择贤而授,不肖及罔冒者勿拒,第令纳赂,籍而献之。’”胡三省 注:“罔冒,谓欺罔伪冒而求官者。以事理之所无而欺上,谓之罔;假他人之所有以饰伪,谓之冒。”宋 王禹偁《搜访唐末已来忠臣子孙诏》:“人或罔冒,国有刑章,凡在守臣,副台深旨。”
    • 4.
      跋扈释义:专横暴戾,欺上压下:飞扬跋扈。 他做事一向非常跋扈。

欺上造句

1.此事多人皆可见证,岂容他一手遮天,欺上瞒下!

2.他这种欺上瞒下的行径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3.他一向欺上瞒下,作威作福,严重地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

4.他这个欺上瞒下,群众影响很不好。

5.欺上瞒下,群众非常气愤。

6.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后,彻底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欺上瞒下的问题。

7.他们父子趁机欺上瞒下,以售其奸。

8.欺上瞒下,简直是豺狼当道!

欺上(qi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欺上是什么意思 欺上读音 怎么读 欺上,拼音是qī shàng,欺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欺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