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两宫 两宫的意思
liǎnggōng

两宫

简体两宫
繁体兩宮
拼音liǎng gōng
注音ㄌㄧㄤˇ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gōng,(1)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组词】:宫室。宫廷。宫殿。宫观(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宫禁。宫苑。宫刑。(2)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组词】:天宫。龙宫。蟾宫。(3) 庙宇的名称。【组词】:雍和宫。(4)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组词】:少年宫。文化宫。(5)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7)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8) 姓。

基本含义

指古代帝王的后宫,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两宫的意思

两宫 [liǎng gōng]

1. 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因其各居一宫,故称两宫。

3. 东宫和上台的合称。指太子及皇帝。

两宫 引证解释

⒈ 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因其各居一宫,故称两宫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两宫,太后、 景帝 也。”
《汉书·张延寿传》:“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许嘉 女,上为 放 供张……两宫使者,冠盖不絶。”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比 穆宗 登极, 肃 益跋扈难制。两宫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议,罪在不赦。”

⒉ 东宫和上台的合称。指太子及皇帝。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内賛两宫,外宰黎蒸。”
《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 注:“两宫,东宫及上臺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濯缨登朝,冠冕当世。陞降两宫,实惟时宝。”


两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阁释义:⒈魏 晋 时的国家藏书楼,有内外三阁,属秘书监。《北史·牛弘传》:“魏文 代 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 郑默 删定旧文。”《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李善 注:“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⒉指 南朝 陈后主 所建 临春、结绮、望仙 三阁。《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至德 二年,乃於 光昭殿 前起 临春、结綺、望仙 三阁,高数十丈。”唐 刘禹锡《三阁词》之一:“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宋 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二:“綺罗胜事齐三
    • 2.
      两宫释义:⒈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 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因其各居一宫,故称两宫。⒉东宫和上台的合称。指太子及皇帝。
    • 3.
      二圣环释义:亦作“二胜环”。南宋 初年的一种军旗图案。后亦用美玉琢成帽环。取蒙尘的 徽宗、钦宗 自北回归之意。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绍兴 初,杨存中 在 建康 诸军之旗中有双胜交环,谓之二圣环,取两宫北还之意。因得美玉琢成帽环,进 高庙 曰:‘尚御裹。’偶有一伶者在旁,高宗 指环示之:‘此环 杨太尉 进来,名二胜环。’伶人接奏云:‘可惜二圣环,且放在脑后。’高宗 亦为之改色。”
    • 4.
      交泰殿释义:明 清 宫殿名。在 乾清宫 后,坤宁宫 前。以在两宫之间,取“天地交泰”之义,故名。
    • 5.
      南北军释义:汉 代的南军与北军的合称。 《汉书·刑法志》:“天下既定,踵 秦 而置材官於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汉南北军义》:“今案 高祖 时之南北军,以卫两宫。汉 五年,治 长乐宫,八年,治 未央宫,皆有卫。长乐 在东为北军,未央 在西南为南军……至 文帝 时,乃合南、北军,夜拜 宋昌 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参见“南军”、“北军”。
    • 6.
      朝闼释义:指朝廷。 宋 范仲淹《祭同年滕待制文》:“自登朝闥,翕然风声。言动两宫,上嘉其诚。”
    • 7.
      渭桥释义:⒈汉 唐 时代 长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中渭桥。秦 时始置,本名 横桥。秦 都 咸阳,渭 南有 兴乐宫,渭 北有 咸阳宫,建此桥以通二宫。汉 更名 渭桥。《史记·孝文帝本纪》:“昌 至 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咸阳宫 在 渭 北,兴乐宫 在 渭 南,秦昭王 通两宫之间,作 渭桥,长三百八十步。”《水经注·渭水》引《三辅黄图》作“横桥”。⒉汉 唐 时代 长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东渭桥。汉景帝 五年建置,故址在今 西安市 东北 灞水、
    • 8.
      献果释义:古代“尝新”礼俗。以新获果品进献天子、宗庙。后亦指向统治者进献财物。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 曰:‘古者有春尝果,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明 沉榜《宛署杂记·宫庄子粒》:“税其地之入,以备两宫不时之需……然其初固一时献果之养,请与之孝,若曰姑寄是以待吾嚬笑之赏,俾不得再夺吾民产,意甚善也。”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礼祭郊祀·献果》。
    • 9.
      献进释义:进献。把人或物奉献给朝廷或尊长。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皇都杂记·白燕》:“万历 二年,翰林院中白燕双乳,辅臣以献进两宫。”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每年献进 朝歌城 的美女,不知道有多少人呵。”
    • 10.
      画地释义:⒈在地上画界线。 《孙子·虚实》:“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⒉以手或物划于地上。《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 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巖。”《宋史·欧阳修传》:“四岁而孤,母 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⒊指以手或物在地上画形或写字。《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蚡 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 魏其、灌夫 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说郛》卷七三引 唐 韦续《书诀墨薮》:“钟繇 教其子
    • 11.
      端尹释义:旧称京城所辖地方的长官。 《宋书·刘秀之传》:“往岁逆臣交构,首义万里,及职司端尹,赞戎两宫,嘉谋徽誉,实彰朝野。”按,刘秀之,南朝 宋孝武帝 大明 二年官 丹阳 尹。
    • 12.
      经济特科释义:清 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特设的一种科举考试科目。由内外大臣荐举通晓时务者,以策论试时事。《清史稿·选举志四》:“庚子,京师搆乱,乘舆播迁。两宫怵於时局阽危,亟思破格求才,以资治理。二十七年,皇太后詔举经济特科,命各部、院堂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有志虑忠纯、规模閎远、学问淹通、洞达 中 外时务者,悉心延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南亭亭长 为 李宝嘉,字 伯元 ……尝被荐应经济特科,不赴,时以为高。”
    • 13.
      蜡书释义:封在蜡丸中的文书。《新唐书·郭子仪传》:“大历 元年,华州 节度使 周智光 谋叛,帝间道以蜡书赐 子仪,令悉军讨之。”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诡道》:“谍冀缓死,即诡服,乃作蜡书,言与 刘豫 同谋诛 兀术 事。”清 黄景仁《洪忠宣祠》诗:“两宫辛苦餐梨麪,万里烟尘递蜡书。”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九六四年,宋 朝获得 后蜀 给 北汉 的蜡书,约联合对 宋。”
    • 14.
      资重释义:犹辎重。《后汉书·鲜卑传》:“明年春,中郎将 张国 遣从事将南单于兵步骑万餘人出塞,击破之,获其资重二千餘种。”夏仁虎《旧京琐记·宫闺》:“两宫往返宫园谓之挪动,车后必有百数十抬,以黄袱覆之,见者疑为资重财货,实则御用器皿而已。”
    • 15.
      进对释义:进谒并答对。 《公羊传·僖公二年》:“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汉书·刘向传》:“更生 以通达能属文辞,与 王襃、张子侨 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颜师古 注:“进对,谓进见而对詔命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绍熙内禅》:“既而 熹 进对,面陈 侂胄 之姦。”清 张伯行《<韩魏公文集>序》:“逮至两宫危疑,款曲调护,进对 慈寿 之语,同列皆为之寒心。”
    • 16.
      配享释义:⒈亦作“配饗”。享,通“饗”。合祭;祔祀。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晋书·乐志上》:“我皇受命,奄有万方,郊祀配享,礼乐孔章。”⒉享,通“饗”。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詔祀故尚书令 荀攸 於 太祖 庙庭”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臣 松之 以为故 魏氏 配饗不及 荀彧,盖以其末年异议,又位非 魏 臣故也。”宋 高承《事物纪原·礼祭郊祀·配饗》:“功臣配饗之礼,由 商 人始也。”清 陈伦《张循王墓》诗:“两宫魄冷冰天月,配饗反旌谗諂骨。”章炳麟《訄书·哀清史》:“及其弄臣
    • 17.
      青目释义:⒈佛教传说 释迦 佛瞳子如绀青色。因用指有道行的僧人。南朝 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踰乎青目黑齿,高彼广膝赤髭。”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支郎 之彦,既耻黄精;瞿曇 之师,有惭青目。”⒉犹青眼,青睐。唐 杨炯《祭汾阴公文》:“参两宫而承顾盼兮,歷二纪而洽恩荣。郭有道 之青目兮,蔡中郎 之下迎。”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念 苏軾 不才,远謫此郡,穷途无倚,大人何不青目一二?”《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又替 蔡续 整顿个家事,嘱咐府县青目。”《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小弟补廪二十四年
    • 18.
      鼎建释义:犹营建。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庙议献谄不用》:“嘉靖 中,太庙被灾,寻即鼎建。”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万历 ﹞二十六年,鼎建 乾清、坤寧 两宫,勅先监矩总督工程。”

两宫(liang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两宫是什么意思 两宫读音 怎么读 两宫,拼音是liǎng gōng,两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