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1) 看。【组词】: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2) 亲临某事。【组词】:视事。视察。(3) 看待。【组词】:藐视。重视。等闲视之。(4) 看望。【组词】:探视。省(xǐng )视。(5) 比照。【例句】:“天子之卿受地视侯”。(6) 古同“示”,表明。
wéi wèi,(1) 替,给。【组词】: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2) 表目的。【组词】:为了。为何。(3) 对,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4) 帮助,卫护。
wèi,(1) 怕。【组词】:畏惧。畏难(nán )。畏罪。大无畏。望而生畏。(2) 敬服。【组词】:敬畏。畏友(使人敬服的朋友)。后生可畏。
tú, ◎ 道路。【组词】:路途。途径。旅途。长途。坦途。日暮途穷。前途。
1. 看作是危险、可怕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危险可怕的事情。
例买者相戒不取,则卖者计穷。卖者计穷,则陶人视为畏途而弗造矣。——明·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
英[regard as dangerous road;]
⒈ 后因以“视为畏途”谓把某一处所或事情看得危险、艰难。
引语本《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清 朱梅崖 《答邓副使悔庵书》:“近来 河 务方殷,仕者视为畏途,伏祈执事谨持之为祷。”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本来是人人视为畏途的 铜河,更好像完全化为了地狱。”
⒈ 视作危险艰难的道路而不敢去尝试。
引《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经办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国民心涣散,以后再要筹款,人人有前车之鉴,不得不视为畏途。」
反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