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guo guō,(1) 姓。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1. 从另一地点向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来。
例他走过来了。
英[ come over; come up; ]
2. 从一个人、一边、一种活动或一种意见过渡或转移到近处、原来或正常的一个人、一边、一种活动或一种意见上来。
例把钱交过来。
他终于醒过来了。
英[ over; ]
3. 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能力、数量充分(多跟“得”或“不”连用)
例活儿不多,我一个人干得过来。
英[ can manage; ]
⒈ 从另一个地点向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来。
引唐 韦应物 《西楼》诗:“烟尘拥 函谷,秋雁过来稀。”
明 冯梦龙 《新灌园·火牛成功》:“待我自问他。过来,你是 王太傅 家人么?”
孙犁 《白洋淀纪事·浇园》:“担架过来,看好平整地方,前后招呼着放下。”
⒉ 苏醒;活转来。
引《红楼梦》第一一六回:“这里 麝月 正思自尽,见 宝玉 一过来,也放了心。”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到了下午时候,奶奶也过来了,俺妈也过来了,这算是一家平安了。”
⒊ 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能力、数量充分(多跟“得”或“不”连用)。
例如:活儿不多,我一个人也干得过来。
如:这几天我忙不过来。
⒋ 用在动词后,表示来到自己所在的地方。
引孙犁 《白洋淀纪事·种穀的人》:“突然有一只野兔奔跑过来,有几个幼小的炮兵连声呼喊起来。”
⒌ 用在动词后,表示回到原来的、正常的状态。
引梁斌 《红旗谱》三一:“抽了两袋烟,棉袄还是暖不过来。”
郁达夫 《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后来进了 东京 的帝大,这读小说之癖,也终于改不过来。”
⒈ 由他处到此处。
引《红楼梦·第四二回》:「过来,我替你把头发拢一拢。」
⒉ 表示回到原来的状态。
例如:「他终于醒过来了。」
1.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点困难有什么了不起的!
2.那个小地痞挺胸凸肚地向我们走过来。
3.高考失利,小王便一蹶不振,至今也没有恢复过来。
4.当年我们全家逃难到陕西的时候,室人交谪,一贫如洗,那段艰难岁月竟也熬过来了。
5.他对这个任务很感兴趣,有心主动接过来,又怕别人笑他不自量力。
6.歹徒冲过来时,她吓得仓皇失措,哭了起来。
7.兵不厌诈是一条比较麻烦的计策,因为要返过来复过去地斗智,非常需要耐心。
8.他俩是在做好事时不小心打碎花盆的,听了我讲完事情的前因后果,老师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9.大浪打过来时,大家才能化险为夷,倖免于难。
10.红军转移的时候,敌人围了过来,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连长大吼一声:你们快走,我来掩护。
11.但是我们千里迢迢赶过来是希望巴洛医生能亲自处理。
12.千难万险我都闯过来了,眼前这点困难怕什么。
13.我们千里迢迢飞过来就是为了再多打会儿篮球?
14.明知这是嗟来之食,但为了孩子,她只好强忍着委屈,伸手将钵接了过来。
15.声势浩大的游击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过来。
16.刚一起身,他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过了一会儿,头脑才清醒了过来。
17.她这一寻死觅活地闹腾,大家赶紧过来劝慰她,说别人的不是。
18.十几年来,我就这么庸庸碌碌地过来了。
19.上课我在玩手机,老师突然看见走了过来,我张皇失措的吧手机递给了同桌。
20.这几句重话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猛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