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刚正 刚正的意思
gāngzhèng

刚正

简体刚正
繁体剛正
拼音gāng zhèng
注音ㄍㄤ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ng,(1) 硬,坚强,与“柔”相对。【组词】: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ē)。刚愎自用。(2) 恰好,恰巧。【例句】:刚刚(a.恰好;b.才)。刚好。(3) 才。【组词】:刚才。刚来就走。(4)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人品正直,行为坚定正义。

刚正的意思

刚正 [gāng zhèng]

1. 为人刚强正直。

他具有公认的高风亮节和刚正无邪品德。
刚正廉洁。

[principled; honourable; upright;]

刚正 引证解释

⒈ 刚直方正。

《后汉书·蔡茂传》:“茂 喜 宣 刚正。”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大人刚正,不信鬼神。”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郑武安刚正》:“武安侯 郑亨 守 大同,年已七十餘,刚正有为,一志为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献县 老儒 韩生,性刚正,动必遵礼。”


国语词典

刚正 [gāng zhèng]

⒈ 坚强严正,刚直方正。

《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神念性刚正,所更州邵必禁止淫祠。」
《三国演义·第五五回》:「郡主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皆惧。」

偏斜 偏私


刚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正直释义:公正坦率:他襟怀坦白,为人正直。
    • 2.
      刚直释义:刚正:刚直不阿。

刚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偏斜释义:⒈从直线或指定路线偏转;尤指子弹对其瞄准方向的偏离。⒉歪斜;不正。⒊不端正。
    • 2.
      偏私释义:照顾私情。

刚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身正气释义:比喻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 2.
      三良臣释义:汉 盖宽饶、韩延寿、杨恽 三人为官刚正清廉,故称。
    • 3.
      不挠不折释义: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 4.
      不桡释义:亦作“不挠”。不弯曲。形容刚正不屈。《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汉书·萧望之传赞》:“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颜师古 注:“橈,曲也。”《明史·曾同亨传》:“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功郎 徐必达 持正不挠。”
    • 5.
      不欺地下释义: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 6.
      严气释义:⒈寒气。⒉刚正之气。
    • 7.
      井冽寒泉食释义:冽:清澈;寒:清冷。只有在井很洁净、泉水清冷明澈的情况下才喝水。即只喝干净凉爽的水。比喻刚正的君主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 8.
      伉倨释义:刚正不阿。
    • 9.
      傲骨铮铮释义:指高傲不屈的性格。比喻刚正、坚贞。
    • 10.
      刚克消亡释义:刚正的人就不能存在了。
    • 11.
      刚亮释义:⒈刚正信实。⒉响亮。
    • 12.
      刚厉释义:⒈威猛暴厉。 ⒉刚正严厉。
    • 13.
      刚峭释义:刚正严峻。
    • 14.
      刚廉释义:刚正廉洁。
    • 15.
      刚德释义:刚健之德,阳刚之道。《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古文苑·班固<十八侯铭·王陵>》:“明明丞相,天赋庭直,刚德正行,不枉不曲。”章樵 注:“其刚正盖得之天性也。”《世说新语·排调》“头责 秦子羽”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头责子羽》:“头曰:‘子所谓天刑地网,刚德之尤。’”
    • 16.
      刚正释义:刚强正直:为人刚正。
    • 17.
      刚特释义:谓刚正而不随流俗。
    • 18.
      刚狷释义:刚正狷介。
    • 19.
      刚直释义:刚正:刚直不阿。
    • 20.
      劣弱释义:衰弱;懦弱。 《后汉书·顺帝纪》:“年老劣弱不任军事者,上名。”《易·大畜》“刚健篤实”唐 孔颖达 疏:“若无刚健,则劣弱也,必既厌而退。”《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后兄 景文 闻之曰:‘后在家劣弱,今段遂能刚正如此!’”

刚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身正气释义:比喻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 2.
      三良臣释义:汉 盖宽饶、韩延寿、杨恽 三人为官刚正清廉,故称。
    • 3.
      不挠不折释义: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 4.
      不桡释义:亦作“不挠”。不弯曲。形容刚正不屈。《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汉书·萧望之传赞》:“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颜师古 注:“橈,曲也。”《明史·曾同亨传》:“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功郎 徐必达 持正不挠。”
    • 5.
      不欺地下释义: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 6.
      严气释义:⒈寒气。⒉刚正之气。
    • 7.
      井冽寒泉食释义:冽:清澈;寒:清冷。只有在井很洁净、泉水清冷明澈的情况下才喝水。即只喝干净凉爽的水。比喻刚正的君主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 8.
      伉倨释义:刚正不阿。
    • 9.
      傲骨铮铮释义:指高傲不屈的性格。比喻刚正、坚贞。
    • 10.
      刚克消亡释义:刚正的人就不能存在了。
    • 11.
      刚亮释义:⒈刚正信实。⒉响亮。
    • 12.
      刚厉释义:⒈威猛暴厉。 ⒉刚正严厉。
    • 13.
      刚峭释义:刚正严峻。
    • 14.
      刚廉释义:刚正廉洁。
    • 15.
      刚德释义:刚健之德,阳刚之道。《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古文苑·班固<十八侯铭·王陵>》:“明明丞相,天赋庭直,刚德正行,不枉不曲。”章樵 注:“其刚正盖得之天性也。”《世说新语·排调》“头责 秦子羽”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头责子羽》:“头曰:‘子所谓天刑地网,刚德之尤。’”
    • 16.
      刚正释义:刚强正直:为人刚正。
    • 17.
      刚特释义:谓刚正而不随流俗。
    • 18.
      刚狷释义:刚正狷介。
    • 19.
      刚直释义:刚正:刚直不阿。
    • 20.
      劣弱释义:衰弱;懦弱。 《后汉书·顺帝纪》:“年老劣弱不任军事者,上名。”《易·大畜》“刚健篤实”唐 孔颖达 疏:“若无刚健,则劣弱也,必既厌而退。”《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后兄 景文 闻之曰:‘后在家劣弱,今段遂能刚正如此!’”

刚正造句

1.这位领导表面上刚正无私,但他特别喜欢那些阿谀奉承、投其所好的人。

2.眼前的山粗犷而冷峻,令人感到一种刚正不阿、力争上游的质朴美,似一幅凝重的画,如一首深邃的诗,若一个清新的故事。

3.奋斗要像松一样铁骨铮铮、遒劲有力,奋斗要像竹一样坚韧不拔、刚正不阿,奋斗要像梅一样经霜傲雪、知难而进。

4.人活脸树活皮,人都不要脸了,还会在乎你的羞辱么,他们这种人最怕的就是刚正不阿的人和事。

5.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

6.他为人刚正不阿,从不受利益勾引,做出邪曲的事情来。

7.曹书记从文化大革命到今天,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的好领导。

8.感叹号像个刚正不阿的灵魂,指引你成为正直稳健的人。

9.粒沙可以竹子一生挺拔,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刚正不阿。

10.我们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刚正不阿,敢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

11.我父亲是个刚正不阿的法官。

12.因为他是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官,所以百姓非常敬重他。

13.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至今令人崇敬。

刚正是什么意思 刚正读音 怎么读 刚正,拼音是gāng zhèng,刚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刚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