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服 民服的意思
mín

民服

简体民服
繁体
拼音mín fú
注音ㄇㄧㄣ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基本含义

指人民服从、顺从的态度和行为。

民服的意思

民服 [mín fú]

1. 平民的衣服。

民服 引证解释

⒈ 平民的衣服。

明 宋濂 《遯耕轩记》:“官居与氓廛孰安,章綬与民服孰华?”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时 仲言 有母服,难入禁中,乃使衣民服,号 王山人。”


民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仆释义:⒈世代相沿的奴仆。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宏而不博博而不宏》:“先是 永嘉 刘锡祖 父,掩据 羲之 墨池且百年,后为世僕所发。”孙中山《日本应助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乙是一个乡下的世仆(粤俗家庭中永久的奴仆之称,与北方老家奴的名称相似),还没有脱离奴隶的地位。”⒉明 清 时在 安徽 宁国府 地区,往往有某姓村民世代为另一姓村民服役的习俗,谓之世仆。
    • 2.
      举直措枉释义:选用正直的人,罢免奸邪的人。《论语·为政》:“举直错(措)诸枉,则民服。” 措:废置、罢免。枉:弯曲,比喻奸邪的人。
    • 3.
      互为犄角释义:指为民服务,为百姓做好事。
    • 4.
      人民释义: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群众。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
    • 5.
      党的建设释义:简称“党建”。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目的是把党建设成纪律严明、公正廉洁、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核心。
    • 6.
      全心全意释义:一心一意,不夹有其他念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
      共产主义道德释义:无产阶级调整和处理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 8.
      共产主义精神释义:体现共产主义理想、风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识。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等。
    • 9.
      兵役法释义:根据宪法规定公民服兵役的法律制度。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1955年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的。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 10.
      出发点释义:⒈旅程的起点。⒉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动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 11.
      刑清释义:刑罚公正清明。语本《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汉书·叙传下》:“我德如风,民应如屮,国富刑清,登我 汉 道。”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是以进善黜恶,俗泰刑清而天下风化矣。” 明 无名氏 《玉环记·延赏庆寿》:“奉命来守西 蜀 ,且喜刑清政简,盗息民安。”
    • 12.
      委褐释义:脱去民服。谓作官。
    • 13.
      府兵制释义:南北朝西魏开始 建立的兵役制度。 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另立户籍。至隋唐实行兵农合一,征调农民服兵役,由军府训 练府兵。唐太宗时全国共有军府六百多。府兵所需衣粮武器,一律自备。唐中叶后此制渐废。
    • 14.
      征兵释义:政府召集公民服兵役。
    • 15.
      微服出巡释义:微:隐蔽。 微服:改变常服以隐蔽身份。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16.
      微服私行释义:微服:平民服装。 私行:秘密出行。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17.
      微服私访释义: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巡查疑难重案;广义的理解未曾谋面却知其名,故意不暴露身份去了解情况, 也有此说。
    • 18.
      抓兵释义:旧军队强抓公民服兵役。
    • 19.
      服务释义: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服务行业。 为人民服务。科学为生产服务。他在邮局服务了三十年。
    • 20.
      枉错释义:⒈《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后因以“枉错”指举直错枉,任贤去佞。⒉错断;错误。

民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仆释义:⒈世代相沿的奴仆。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宏而不博博而不宏》:“先是 永嘉 刘锡祖 父,掩据 羲之 墨池且百年,后为世僕所发。”孙中山《日本应助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乙是一个乡下的世仆(粤俗家庭中永久的奴仆之称,与北方老家奴的名称相似),还没有脱离奴隶的地位。”⒉明 清 时在 安徽 宁国府 地区,往往有某姓村民世代为另一姓村民服役的习俗,谓之世仆。
    • 2.
      举直措枉释义:选用正直的人,罢免奸邪的人。《论语·为政》:“举直错(措)诸枉,则民服。” 措:废置、罢免。枉:弯曲,比喻奸邪的人。
    • 3.
      互为犄角释义:指为民服务,为百姓做好事。
    • 4.
      人民释义: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群众。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
    • 5.
      党的建设释义:简称“党建”。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目的是把党建设成纪律严明、公正廉洁、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核心。
    • 6.
      全心全意释义:一心一意,不夹有其他念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
      共产主义道德释义:无产阶级调整和处理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 8.
      共产主义精神释义:体现共产主义理想、风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识。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等。
    • 9.
      兵役法释义:根据宪法规定公民服兵役的法律制度。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1955年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的。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 10.
      出发点释义:⒈旅程的起点。⒉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动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 11.
      刑清释义:刑罚公正清明。语本《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汉书·叙传下》:“我德如风,民应如屮,国富刑清,登我 汉 道。”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是以进善黜恶,俗泰刑清而天下风化矣。” 明 无名氏 《玉环记·延赏庆寿》:“奉命来守西 蜀 ,且喜刑清政简,盗息民安。”
    • 12.
      委褐释义:脱去民服。谓作官。
    • 13.
      府兵制释义:南北朝西魏开始 建立的兵役制度。 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另立户籍。至隋唐实行兵农合一,征调农民服兵役,由军府训 练府兵。唐太宗时全国共有军府六百多。府兵所需衣粮武器,一律自备。唐中叶后此制渐废。
    • 14.
      征兵释义:政府召集公民服兵役。
    • 15.
      微服出巡释义:微:隐蔽。 微服:改变常服以隐蔽身份。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16.
      微服私行释义:微服:平民服装。 私行:秘密出行。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17.
      微服私访释义: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巡查疑难重案;广义的理解未曾谋面却知其名,故意不暴露身份去了解情况, 也有此说。
    • 18.
      抓兵释义:旧军队强抓公民服兵役。
    • 19.
      服务释义: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服务行业。 为人民服务。科学为生产服务。他在邮局服务了三十年。
    • 20.
      枉错释义:⒈《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后因以“枉错”指举直错枉,任贤去佞。⒉错断;错误。

民服造句

1.王县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群众的爱戴。

2.一心想加官进禄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的。

3.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的。

4.周恩来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

5.事在人为,只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按客观规律办事,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6.任长霞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

7.作为党员,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的。

9.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10.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1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每个公职人员不能有私心杂念,事事都以要人民利益为先。

12.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只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都会受到人民的爱戴!

14.中国青年一代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

16.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是党的好儿子。

17.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那种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8.我们要学习雷锋具体而微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9.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搀杂着一些私心杂念,就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我们要想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屏除个人的一切私心杂念。

民服(mi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民服是什么意思 民服读音 怎么读 民服,拼音是mín fú,民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