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藩国 藩国的意思
fānguó

藩国

简体藩国
繁体藩國
拼音fān guó
注音ㄈㄢ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1) 篱笆。【组词】:藩篱。(2) 屏障,保卫。【例句】: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3)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组词】: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控制、干涉的状态。

藩国的意思

藩国 [fān guó]

1. 古代王朝的属国;诸侯国。

[vassal state;]

藩国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分封及臣服之国。

《史记·吴王濞列传》:“令奉其先王宗庙,为 汉 藩国。”
《汉书·武帝纪》:“於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时 雍丘王 植 怨於不齿,藩国至亲,法禁峻密,故 阜 又陈九族之义焉。”


国语词典

藩国 [fān guó]

⒈ 古代封建诸侯以屏障王室,故称诸侯的封国为「藩国」。

《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文选·班彪·北征赋》:「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


藩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藩释义:⒈东方的藩国。⒉东方州郡的泛称。
    • 2.
      众支释义:众多的支系。多指皇族分封的诸藩国。
    • 3.
      准式释义:⒈标准,准则。清 顾炎武《日知录·封国》:“宋 时封国,大小之名,皆有準式。”⒉作为标准模式。《明史·周忱传》:“又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準式,革粮长之大入小出者。”⒊标准;楷模。南朝 宋 鲍照《论国制启》:“当今世问政睦,藩国相望,君举必书,动成准式。”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若夫 姬公 之籍,孔父 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⒋依照准则或样式。唐 孙逖《立忠王为皇太子制》:“宜膺择嗣之举,俾受昇储之命,可立为皇太子,仍取来月内择日册命,所司准式主者施行。”清 潘荣
    • 4.
      合门使释义:官名。 唐 末、五代 有閤门使,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引接亲王宰相百僚藩国朝见,纠弹失仪。五代 以来,多以处武臣。宋 置东、西上閤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多以处外戚勋贵。绍兴 五年,诏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閤门事,官未至者称同知閤门事,在知閤门之下。参阅《宋史·职官志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 5.
      四番释义:⒈四方边境的藩国。 ⒉四次。
    • 6.
      宣章释义:昭明,显彰。《汉书·张安世传》:“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藩国。”《宋史·礼志四》:“仁宗 继体守成,置天下於泰安四十二年,功德可谓极矣。今祔庙之始,抑而不得配帝,甚非所以宣章严父之大孝。”
    • 7.
      屏卫释义:⒈指藩国和诸王。⒉犹护卫。
    • 8.
      峻密释义:⒈严厉周密。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时 雍丘王 植 怨於不齿,藩国至亲,法禁峻密,故 阜 又陈九族之义焉。”《晋书·后妃传上·惠羊皇后》:“羊庶人 门户残破,废放空宫,门禁峻密,无缘得与姦人搆乱。”⒉指苛细。《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八年》:“太祖 入主中原,患前代律令峻密,命三公郎 王德 删定,务从简易。”
    • 9.
      建麾释义:⒈建,树立;麾,旌旗。⒉古代建大麾以封藩国,后因以“建麾”指出任地方长官。
    • 10.
      树国释义:⒈古代指分封或臣属之国。⒉谓建立藩国。
    • 11.
      浃月释义:⒈一个月。 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藩国随封官》:“然 张景明 为左长史,二十年而殁,距上龙飞未浹月也。”《明史·耿定向传》:“故邇来投揭有迟浹月者,事理宜然,非自藩臣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不浹月而扫清巨寇。”⒉两月。清 方苞《己亥四月示道希兄弟》:“《记》曰:‘齐衰期者,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於内。’用此推之,则正服大功,以浹月为期;小功緦麻,终月可也。”
    • 12.
      瑞玉释义:⒈古代诸侯或藩国朝聘时所执的玉制信物。⒉美玉。
    • 13.
      矫枉过正释义: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汉书·诸侯王表》:“而藩国大者跨州兼郡…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过了头,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 14.
      藩垣释义:⒈藩篱和垣墙。 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南朝 梁 殷芸《小说》:“公(郑玄)久游南 夏,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清 许承钦《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⒊比喻藩国、藩镇。唐 刘禹锡《贺雪镇州表》:“王承
    • 15.
      藩宣释义:⒈比喻卫国重臣。 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马瑞辰 通释:“‘宣’,当为‘垣’之叚借……‘四国于蕃,四方于宣’犹《板》之诗:‘价人维藩,大师维垣’也。”唐 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合当鼎鑊之诛,尚忝藩宣之寄。”宋 秦观《代谢敕书奖谕表》:“因缘肺腑之亲,昧冒藩宣之寄。”《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臣小国藩宣之寄,犹惧不任,乞付於子,况朝廷之上相哉!敢以死请。”⒉用以指藩国、藩镇。唐 白居易《崔群可秘书监分司东都制》:“辅弼藩宣,不失其道。”
    • 16.
      藩王释义:藩国之王。
    • 17.
      藩维释义:⒈《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后以“藩维”指藩国。南朝 梁 沉约《封授临川等五王诏》:“藩维广树,经朔攸属。”清 顾炎武《书太虚山人象象谭后》:“使是书之论得行於数十年之前,足以隆藩维而重国势,当不至於今日。”⒉边防要地。唐 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诗:“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 18.
      藩翰释义:⒈《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藩,屏也;翰,干也。”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⒉喻指藩国。⒊指布政使。⒋犹藩篱。比喻界域。
    • 19.
      藩翼释义:⒈藩国。⒉捍卫。
    • 20.
      藩辅释义:⒈捍卫;辅佐。 《后汉书·邓禹传》:“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⒉比喻卫国的重臣。汉 王符《潜夫论·论荣》:“陈平、韩信,楚 俘也,而 高祖 以为藩辅,实平四海,安 汉 室。”《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卿蒙国恩,备位藩辅。”宋 曾巩《节度使制》:“以作股肱之良,以为国藩辅之重。”⒊喻指藩国、藩镇。《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未集,贾 泽 以族,为 汉 藩辅。”《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使者奏 异牟寻 请归天子,为 唐 藩辅。”清 戴名世《抚盗论》:“刳屠郡县,覆灭藩辅,而社稷为之邱墟。

藩国(fan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藩国是什么意思 藩国读音 怎么读 藩国,拼音是fān guó,藩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藩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