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蕃国 蕃国的意思
fānguó

蕃国

简体蕃国
繁体蕃國
拼音fān guó
注音ㄈㄢ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 fán bō,(1) 茂盛。【组词】:蕃茂。蕃昌。蕃芜。(2) 繁多。【例句】:蕃衍(同“繁衍”)。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边远地区或外地。

蕃国的意思

蕃国 [fān guó]

1. 周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蕃,通“番”。

2. 泛称中国以外的国家。

4. 即诸侯国。蕃,通“藩”。

蕃国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蕃,通“番”。

《周礼·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孙诒让 正义:“《职方氏》九服,蛮服以外,有夷、镇、藩三服……是此蕃国即《职方》外三服也。”
《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鵠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

⒉ 泛称 中国 以外的国家。

《宋史·食货志下八》:“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令并诣两 浙 市泊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

⒊ 即诸侯国。蕃,通“藩”。

《后汉书·顺帝纪》:“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姦臣交搆,遂令陛下龙潜蕃国。”
李贤 注:“从太子废为王,故曰龙潜蕃国。”
《后汉书·宋意传》:“西平王 羡 等六王,皆妻子成家,官属备具,当早就蕃国,为子孙基阯。”
《南史·后妃传序》:“夫人之号,不殊蕃国。”


蕃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奠牧释义:指诸侯蕃国。亦指其所辖治的区域。
    • 2.
      小客释义:⒈蕃国诸侯的使臣。 ⒉谦称己之客人。⒊没有耕牛或农具的细户。
    • 3.
      小汙释义:谓略低,较差。《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 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汉 赵岐 注:“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阿其所好。”病和死的讳称。《后汉书·蔡邕传》:“有司数以蕃国疎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李贤 注:“小污,谓病及死也。”
    • 4.
      恳诚释义:诚恳。 亦指诚恳的心。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陈恳诚於本朝之上,行话谈於公卿之门。”《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十七年而 郭后 废,彊 常慼慼不自安,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蕃国。”前蜀 杜光庭《胡贤常侍安宅醮词》:“请灵寳符文,按太玄科典,降延真圣,披露恳诚。”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念尔恳诚,吾令尔墟内石大小俱成砚,苟用者义理速解,以旌尔志。”孙中山《革命原起》:“坚如 聪明好学,真挚恳诚。”
    • 5.
      産生释义:⒈生育;分娩。汉 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百喻经·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昔有国王,产生一女。”《三侠五义》第一回:“院君偌大年纪,今又产生,未免受伤。”⒉出产。《释名·释山》:“山,产也,产生物也。”毕沅 疏证:“《北堂书钞》、《初学记》、《尔雅》疏皆引作‘言产生万物也’。”⒊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国 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艾青诗选>自序七》:“反抗天然地产生于受迫害的人。”胡
    • 6.
      舶货释义:犹舶物。 《元史·食货志二》:“元 自 世祖 定 江 南,凡隣海诸郡国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
    • 7.
      蕃国释义:⒈周 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蕃,通“番”。《周礼·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谓之蕃国。”孙诒让 正义:“《职方氏》九服,蛮服以外,有夷、镇、藩三服……是此蕃国即《职方》外三服也。”《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鵠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⒉泛称 中国 以外的国家。《宋史·食货志下八》:“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令并诣两 浙 市泊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⒊即诸侯国。蕃,通“藩”。《后汉书·顺帝纪》:“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姦臣交搆,遂令陛下龙潜蕃国。”李贤 注:“从太子废

蕃国(fan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蕃国是什么意思 蕃国读音 怎么读 蕃国,拼音是fān guó,蕃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蕃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