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教 [yù jiào]
1. 开导教育。
喻教 引证解释
⒈ 开导教育。
引《韩诗外传》卷三:“以其( 有苗氏 )不服, 禹 请伐之,而 舜 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
喻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雨释义:⒈一场雨。 汉 桓宽《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唐 白居易《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宋 苏轼《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许杰《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⒉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唐 皎然《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 2.
三点释义:⒈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⒉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3.
云布雨润释义:比喻教化远播。
- 4.
偃草释义:⒈风吹草倒。⒉比喻道德教化见成效。语本《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晋书·潘尼传》:“学犹蒔苗,化若偃草。”⒊比喻教令迅速下行。
- 5.
偃风释义:⒈比喻教化普及。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南齐书·乐志三》:“偃风裁化,暅日敷祥。”⒉草倒伏于风中。
- 6.
先志释义:⒈先立志向。《礼记·学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孔颖达 疏:“若学为士,则先喻教以学士之志。”⒉乘胜之志。《后汉书·臧宫传论》:“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翫兵之日。” 李贤 注:“先志者,乘胜之志也。”⒊先人的遗志。《魏书·高祖纪上》:“朕猥承前绪,纂戎洪烈,思隆先志,缉熙政道。”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明远大师塔碑铭》:“道俗众万辈恭敬悲泣,备涅槃威仪,迁全身归于湖西塼塔,遵本教而奉先志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上》:“﹝ 伯禽 二女﹞以厥祖遗言,俾卜葬 青山 ,以成先志。”
- 7.
化及豚鱼释义: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 8.
告教释义:⒈告喻教诲。 ⒉敬辞。指书信。
- 9.
园丁释义:⒈从事园艺的工人。⒉比喻教师。
- 10.
彫朽释义:孔子 门人 宰予 昼寝,孔子 说:“朽木不可彫也。”见《论语·公冶长》。因以“彫朽”喻教育愚昩的人。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师必博究精微,贯穷玄奥,示之大义,导以微言,提撕善诱,彫朽励薄。”
- 11.
曾子杀彘释义: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 12.
杏坛释义: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 13.
灵风释义:⒈谓时势。⒉春风,东风。⒊喻教化。⒋阴惨的风。⒌阴灵的节概。⒍修道者或神灵的风范。
- 14.
烛临释义:⒈谓由上向下照射。 ⒉比喻教化广施。⒊犹明鉴。
- 15.
缘觉乘释义:佛教语。佛教以车乘喻教法。佛对机说法,一般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或加人乘、天乘为五乘。缘觉乘即三乘或五乘中之一乘。
- 16.
草靡释义:⒈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⒉犹披靡。喻溃败。
- 17.
醇醨释义:⒈亦作“醇漓”。厚酒与薄酒;酒味的厚与薄。⒉用以喻教化、风俗等的敦厚与浇薄。
- 18.
醲醇释义:⒈亦作“醲醕”。 原指酒味醇厚。⒉比喻教化宽厚。⒊喻物质生活的富厚。
- 19.
陶匏释义:⒈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壶等器皿。⒉泛指实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⒊指古代乐器。⒋比喻教化。
- 20.
雕朽释义:⒈比喻不堪造就。 语本《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有志惭雕朽,无庸类散樗。”⒉彫朽:孔子门人宰予昼寝,孔子说:“朽木不可彫也。”见《论语·公冶长》。因以“彫朽”喻教育愚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