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坟 [diǎn fén]
1. 三坟五典的略语。泛指各种书籍。
例伫中区以立览,颐情志于典坟。——陆机《文赋》
英[books;]
典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典賁”。三坟五典的省称。指各种古代文籍。
引《淮南子·齐俗训》:“衣足以覆形,从典坟,虚循挠便身体,适行步。”
《隶续·汉郎中王政碑》:“研典賁。”
洪适 释:“碑以‘賁’为‘坟’。”
晋 潘岳 《扬荆州诔》:“游目典坟,纵心儒术。”
宋 梅尧臣 《送代州钱防御》诗:“鐘鼓陈牛酒,衣裘论典坟。”
夏曾佑 《送汪毅白》诗:“江湖断梗藩龙翼,一槎生平负典坟。”
曹葆华 《悼--敬献于沫若先生之灵》诗:“我把灵魂在典坟中埋葬,从朝至晚与古人谈讲。”
国语词典
典坟 [diǎn fén]
⒈ 三坟五典。引申为可资凭借的经典。
引《文选·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唐·张祐〈读始兴公传〉诗:「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
典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典贲释义:见“典坟”。
- 2.
徵藏史释义: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由 闻 周 之徵藏史有 老聃 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陆德明 释文:“司马 云:‘徵藏,藏名也。’一云:‘徵,典也。’”成玄英 疏:“﹝徵藏史﹞犹今之祕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 老聃。春秋 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 李 名 耳,字 伯阳。章炳麟《原道上》:“孔父 受业於徵藏史,韩非 传其书。”
- 3.
忠肃释义:忠诚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孔颖达 疏:“忠者,与人无隐,尽心奉上也。肃者,敬也,应机敏达,临事恪勤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忠肃内发,款诚外昭。”《隋书·经籍志二》:“致令允恭之德,有闕於典坟;忠肃之才,不传於简策。”
- 4.
断梗释义:⒈折断的苇梗。唐 李贺《咏怀》之一:“梁王 与 武帝,弃之如断梗。”宋 周邦彦《宴清都》词:“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⒉比喻漂泊不定。元 曹伯启《再和陈爱山》:“乾坤双断梗,身世一芳樽。”明 杨珽《龙膏记·空访》:“一别芳容悲断梗,千年幽恨正难平。”夏曾佑《送汪毅白》诗:“江湖断梗藩龙翼,一槎生平负典坟。”参见“断梗浮萍”、“断梗飘蓬”。
- 5.
讨閲释义:讨究检核。《隋书·王劭传》:“时 祖孝徵、魏收、阳休之 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閲不能得,因呼 劭 问之。”唐 韦表微《翰林学士院新楼记》:“积其典坟,藏於扃钥,因讨閲之际,资登眺之娱。”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僕性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或可见而事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閲归於一説而后已。”
- 6.
钟鼎释义:⒈钟和鼎。 《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寳,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明 王鏊《震泽长语·杂论》:“近世 山东、河南 粥钟鼎尊匜,穷极巧丽,皆墓中物也。”⒉喻富贵荣华。宋 黄庭坚《次韵答王眘中》:“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迺弟 诚轩《炙背诗》曰:‘……钟鼎形骸外,溪山梦寐餘。’”廖仲恺《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史 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之家。”参见“钟鸣鼎食”。⒊指钟鼎文。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一:“鼻上有八篆文,中有‘鲁国’二字可识之,奇古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