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司 [yuán sī]
1. 旧时指在政府机关中处于中下级的人员。
英[middle and lower staff;]
国语词典
员司 [yuán sī]
⒈ 旧指政府机构的低阶官员。
例如:「员司当有为有守。」
员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传释义:⒈乘坐驿车。 传,驿站的马车。《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陶士行 今日成名,乘传去朝廷保奏,一家儿列鼎重裀。”清 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 伊犂,公面奏军务机宜,纯皇帝 大悦,以其才似 舒文襄,即赐御衣冠,乘传至 巴里坤 传宣圣意。”⒉指奉命出使。宋 苏轼《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永言乘传之劳,未遑退食之佚。”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公自为员司,屡乘传,随堂上官,讞 山西、直隶、湖南、
- 2.
借对释义:古人诗文中的一种对仗方法,可分两类:(1)借音为对。即以一句中某字的同音字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 唐 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诗:“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音同“羊”,借以与“鸡”相对。又如 唐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音同“红”,借以与“白”相对。(2)借义为对。即一句中的某字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而借其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 唐 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寻常”义为平常,但古时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此即以其长
- 3.
土目释义:土司所属员司的称号。
- 4.
沪上释义:上海 的别称。清 王晫《今世说·言语》:“沪上 校书 玉烟,慧甚。”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顷闻 上海 南市 裁判所审讯案件,犹用戒责,且施之妇女。以 沪上 开通最早,四方观听所繫之地,而员司犹踵故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