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冰川 冰川的意思
bīngchuān

冰川

简体冰川
繁体
拼音bīng chuān
注音ㄅ一ㄥ ㄔ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īng,(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组词】: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组词】:冰糖。冰晶石。(3) 使人感到寒冷。【组词】:冰手冰脚。(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例句】:把汽水冰上。(5) 洁白明彻。【组词】: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chuān,(1) 河流。【组词】:名山大川。川流不息。(2) 平原,平地。【组词】:平川。米粮川。(3) 〔川资〕旅费。(4) 特指中国四川省。【组词】:川剧。川菜。川贝。

基本含义

指由积雪或冰川冰形成的巨大冰体,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冰川的意思

冰川 [bīng chuān]

1. 在高山和两极地区,沿斜坡滑移的大冰块称为冰川。

[glacier;]

冰川 引证解释

⒈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巨大冰块,叫做冰川,亦称“冰河”。

华山 《山中海路》:“他们站在悬崖边上,看雪水在冰川的舌头底下奔流着,向挂着冰溜的巨岩石壁涧冲去,倾泻到深谷底下的河里。可以看得出冰川在脚边慢慢移动。”
郭小川 《大风雪歌》:“寒流呀,象冲破了闸;冰川呀,象炸开了花;空气哟,冷得发辣。”


国语词典

冰川 [bīng chuān]

⒈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便形成冰川


冰川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火山释义:通常指地壳内部喷出的熔岩及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锥形山,也包括有喷发活动而无山形者。 顶部常有一个漏斗状洼地,叫火山口。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叫活火山;没有重新喷发过的叫死火山;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叫休眠火山。

冰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乔戈里峰释义:⒈米。北坡的音苏盖堤冰川长。⒉千米,面积约。⒊平方千米,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冰川。
    • 2.
      侧碛释义:指位于冰川两侧的冰碛。
    • 3.
      冰下河释义:冰川表面融水沿冰裂隙进入冰下后进行融化和冲蚀形成的冰下河道。
    • 4.
      冰内湖释义:在冰川内部不断扩大的裂隙、裂缝、洞穴中潴积融水形成的湖泊。
    • 5.
      冰山释义:⒈积雪和冰长年不化的大山。⒉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是两极冰川末端断裂,滑落海洋中形成的。⒊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 6.
      冰川作用释义:冰川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和建设作用。包括冰川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蚀地貌,侵蚀下来的物质经冰川搬运,最后因冰川融化而沉积下来,形成冰碛地貌。
    • 7.
      冰川地貌释义:冰川对地表物质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后所形成的地貌。 主要分冰蚀地貌和冰积地貌。前者如角峰、冰斗、U型谷、峡湾等,后者如冰碛丘陵、冰碛堤、蛇形丘等。
    • 8.
      冰川湖释义:因冰川作用形成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由冰川侵蚀作用产生的凹地形成的叫冰蚀湖;由冰碛物之间的凹地积水而形成的叫冰碛湖。
    • 9.
      冰川运动释义: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 10.
      冰川释义: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 11.
      冰斗释义:⒈冰川谷源头具有峭壁的圈椅状洼地。通常由冰川的冰后隙下的侵蚀作用而产生。⒉冰水池。
    • 12.
      冰期释义:⒈地质历史上气候非常寒冷,陆地被大规模冰川覆盖的时期。⒉指一次冰期中冰川活动剧烈的时期。
    • 13.
      冰河释义:结冰的河流;冰川。
    • 14.
      冰河期释义:见“冰川期”。
    • 15.
      冰河时代释义:见“冰川期”。
    • 16.
      冰湖释义:⒈结了冰的湖泊。 ⒉高山洼处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
    • 17.
      冰缘地区释义:无冰川而寒冷气候影响用地区。
    • 18.
      冰退释义:山谷冰川冰舌末端、山麓冰川尾部和冰盖边缘位置退缩的现象。
    • 19.
      冻土地貌释义: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 20.
      剥蚀作用释义: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

冰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乔戈里峰释义:⒈米。北坡的音苏盖堤冰川长。⒉千米,面积约。⒊平方千米,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冰川。
    • 2.
      侧碛释义:指位于冰川两侧的冰碛。
    • 3.
      冰下河释义:冰川表面融水沿冰裂隙进入冰下后进行融化和冲蚀形成的冰下河道。
    • 4.
      冰内湖释义:在冰川内部不断扩大的裂隙、裂缝、洞穴中潴积融水形成的湖泊。
    • 5.
      冰山释义:⒈积雪和冰长年不化的大山。⒉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是两极冰川末端断裂,滑落海洋中形成的。⒊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 6.
      冰川作用释义:冰川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和建设作用。包括冰川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蚀地貌,侵蚀下来的物质经冰川搬运,最后因冰川融化而沉积下来,形成冰碛地貌。
    • 7.
      冰川地貌释义:冰川对地表物质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后所形成的地貌。 主要分冰蚀地貌和冰积地貌。前者如角峰、冰斗、U型谷、峡湾等,后者如冰碛丘陵、冰碛堤、蛇形丘等。
    • 8.
      冰川湖释义:因冰川作用形成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由冰川侵蚀作用产生的凹地形成的叫冰蚀湖;由冰碛物之间的凹地积水而形成的叫冰碛湖。
    • 9.
      冰川运动释义: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 10.
      冰川释义: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 11.
      冰斗释义:⒈冰川谷源头具有峭壁的圈椅状洼地。通常由冰川的冰后隙下的侵蚀作用而产生。⒉冰水池。
    • 12.
      冰期释义:⒈地质历史上气候非常寒冷,陆地被大规模冰川覆盖的时期。⒉指一次冰期中冰川活动剧烈的时期。
    • 13.
      冰河释义:结冰的河流;冰川。
    • 14.
      冰河期释义:见“冰川期”。
    • 15.
      冰河时代释义:见“冰川期”。
    • 16.
      冰湖释义:⒈结了冰的湖泊。 ⒉高山洼处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
    • 17.
      冰缘地区释义:无冰川而寒冷气候影响用地区。
    • 18.
      冰退释义:山谷冰川冰舌末端、山麓冰川尾部和冰盖边缘位置退缩的现象。
    • 19.
      冻土地貌释义: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 20.
      剥蚀作用释义: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

冰川造句

1.一旦冰川融化,很多物种只能灭亡。

2.机遇是冰川下熊熊燃烧的烈火,机遇是大海中冥冥发光的璀璨,机遇是夜空里轻轻跳起的繁星。

3.北极和南极的冰川之所以开始融化是因为全球变暖效应。

4.冰蘑菇,冰下河道等相当发育的冰川奇景。

5.米堆冰川是一条补充和消融。

冰川(bingc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冰川是什么意思 冰川读音 怎么读 冰川,拼音是bīng chuān,冰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冰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