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兵船 兵船的意思
bīngchuán

兵船

简体兵船
繁体
拼音bīng chuán
注音ㄅ一ㄥ ㄔㄨ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chuán, ◎ 水上交通工具。【组词】: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基本含义

兵船是一个指代战争的成语,意思是军舰。

兵船的意思

兵船 [bīng chuán]

1. 兵舰。

[warship; gunboat;]

兵船 引证解释

⒈ 战船。

《旧唐书·刘仁轨传》:“然后分兵据险,开张形势,飞表闻上,更请兵船。”


国语词典

兵船 [bīng chuán]

⒈ 战船。

《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传》:「然后分兵据险,开张形势,飞表闻上,更请兵船。」


兵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余释义:旧 中国 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 中国 政府收用,称“关餘”。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这次我们争关馀,外国派了二十几只兵船,到 白鹅潭 来示威。”
    • 2.
      安贴释义:⒈同“安帖”。宋 王溥《唐会要·石国》:“﹝ 开元 ﹞二十九年,其王 伊吐屯屈勒 遣使上表曰:‘……伏乞天恩,不弃 突厥 部落,讨得 大食 诸国自然安贴。’”《元典章·吏部五·职制》:“若任内抚治军户安贴,不致减削气力,验事轻重陞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安贴,还想要去。”清 林则徐《英兵船各处滋扰在穿鼻沙迭次将其击退折》:“现在沿海閭阎,照常安贴,堪以上慰宸怀。”王西彦《黄昏》:“她只简单地觉得,自从离开了那山村,自己的心就一直没有安贴过。”⒉平复。宋 袁文
    • 3.
      师船释义:兵船;兵舰。
    • 4.
      捞缯释义:旧时兵船的一种。
    • 5.
      方伯谦释义:清末海军将领。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赴英国学习驾驶。后任济远舰管带。丰岛海战时,畏敌驶逃,致使被护送的运兵船被日舰击沉。返回基地后又冒领战功。在黄海海战中临阵脱逃。后被清政府斩首。
    • 6.
      水勇释义:清 政府于鸦片战争期间组成的水上民兵。清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上》:“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水勇善泅。”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第一编第一章:“琦善 到达 广州 ……裁减兵船三分之二,舵工水勇全部遣散。”《新华月报》1961年第7期:“水勇是 林则徐 时代倡议组成的水上‘民兵’。”
    • 7.
      水夫释义:⒈纤夫,船工。唐 王建《水夫谣》:“苦哉生长当驛边,官家使我牵驛船……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这边船上也着水夫上縴。”明 钱澄之《水夫谣》:“水夫住在 长江 边,年年捉送装兵船。”⒉挑水工人。明 汤显祖《牡丹亭·肃苑》:“[贴]:‘水也不梘。’[丑]:‘有水夫。’”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徐蓉》:“有县署水夫 文三郎 者,颇文雅,不类俗人。”
    • 8.
      炮船释义:亦作“礮船”。装有火炮的兵船。
    • 9.
      钩鎌释义:⒈亦作“钩镰”。农用镰刀。⒉兵船用具。在长竹顶端装置弯刃,用以钩船、割绳。参阅明郭钰《武备志·钩镰图说》。

兵船(bingc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兵船是什么意思 兵船读音 怎么读 兵船,拼音是bīng chuán,兵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兵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