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暴骸 暴骸的意思
bàohái

暴骸

简体暴骸
繁体
拼音bào hái
注音ㄅㄠˋ ㄏ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o pù,(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组词】: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组词】:脾气暴躁。暴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组词】: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4) 横蹋,损害。【组词】: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组词】:暴起青筋。(6) 徒手搏击。【例句】:暴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暴露〕显露,如“暴暴无遗”。(8) 姓。 ◎ 同“曝1”。

hái,(1) 骨头。【组词】:骸骨。尸骸。(2) 身体。【组词】:病骸。残骸。

基本含义

指暴露在外的尸体或骸骨,也可引申为败坏、破败的景象。

暴骸的意思

暴骸 [bào hái]

1. 暴露尸骸。

3. 指暴露的尸骸。

暴骸 引证解释

⒈ 暴露尸骸。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新唐书·姚崇传》:“夫厚葬之家流于俗,以奢靡为孝,令死者戮尸暴骸,可不痛哉!”
清 袁枚 《新齐谐·梁朝古冢》:“暴骸之事近矣,不能无愁。”

⒉ 指暴露的尸骸。

《新唐书·僖宗纪》:“﹝ 乾符 三年﹞三月,葬暴骸。”


暴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暴骸释义:⒈暴露尸骸。《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新唐书·姚崇传》:“夫厚葬之家流于俗,以奢靡为孝,令死者戮尸暴骸,可不痛哉!”清 袁枚《新齐谐·梁朝古冢》:“暴骸之事近矣,不能无愁。”⒉指暴露的尸骸。《新唐书·僖宗纪》:“﹝ 乾符 三年﹞三月,葬暴骸。”
    • 2.
      木乾鸟栖释义: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 喻行事坚定不移。《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於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輅,木乾鸟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张纯一 校注:“此喻如鸟栖木,任其乾枯而不移。”
    • 3.
      濡忍释义:柔顺忍让。 《史记·刺客列传》:“乡使 政 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絶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 韩 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 严仲子 也。”宋 王安石《上相府书》:“濡忍以不去,又义之所不出也。”清 戴名世《李烈妇传》:“夫人寻常一小事尚多有濡忍不决,而况生死之际乎!”
    • 4.
      绝险释义:⒈亦作“绝嶮”。犹极险。亦指极险之处。《诗·小雅·正月》:“终踰絶险,曾是不意。”《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嶮而靡缘。”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西去 大剑 三十里,连山絶险,飞阁通衢,故谓之 剑阁 也。”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⒉越过险阻。《慎子·威德》:“絶险歷远者,不慢於御。”《史记·刺客列传》:“乡使 政 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絶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 韩 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 严仲子 也。”

暴骸(baoh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暴骸是什么意思 暴骸读音 怎么读 暴骸,拼音是bào hái,暴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暴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