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致 [zuò zhì]
1. 轻易获得;轻易达到。
坐致 引证解释
⒈ 轻易获得;轻易达到。
引《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乘人心离散, 嘉勒斯賚 立敌之时,缘边州军转徙粮草二百餘里,不出一月,可坐致山界 洪 宥 等州。”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两君既殂,三公坐致。”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宋文帝 公开袒护佛家,对臣下毫不讳言地表示,假若人们都信仰了佛教,则一定能驯服地接受统治,可以坐致太平。”
国语词典
坐致 [zuò zhì]
⒈ 不劳而获。
引《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近坐成
坐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包桑释义:⒈苞桑。丛生的桑根。语出《易·否》。《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胡三省 注:“包桑多根,植桑至於根多,民安其居之验。”⒉比喻根基稳固。《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光武 审《黄石》,存包桑,闭 玉门 以谢 西域 之质,卑词币以礼 匈奴 之使。”李贤 注:“包,本也。繫於桑本,言其固也。”宋 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包桑。”⒊比喻不牢固;倾危。唐 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幸而不殊者屡
- 2.
华膴释义:⒈美衣丰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婢言:‘但得父子团聚,不愿华膴也。’”何垠 注:“华以服饰居处言,膴以肥甘言也。”⒉华美。章炳麟《訄书·哀清史》:“清 兴五十餘年,四海之内,日益穷困……故农民冻馁,丰年如凶,良贾行於都市,列肆焜燿,冠服华膴。”⒊华贵;显贵。明 沉德符《野获编·神仙·谈相徐爵遇神人》:“二人俱市井駔侩,本无足道,然亦以小慧寸长,坐致华膴。”清 龚自珍《<鸿雪因缘图记>序》:“今使所遇而永承平无事也,起家功名,致身华膴,一切勿问,固不得预於贤大夫之数。”清 姚石甫《桐城麻溪
- 3.
坐致释义:轻易获得;轻易达到。 《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乘人心离散,嘉勒斯賚 立敌之时,缘边州军转徙粮草二百餘里,不出一月,可坐致山界 洪 宥 等州。”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两君既殂,三公坐致。”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宋文帝 公开袒护佛家,对臣下毫不讳言地表示,假若人们都信仰了佛教,则一定能驯服地接受统治,可以坐致太平。”
- 4.
符台释义:明 制,中央官署设有尚宝司,掌管宝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称符台。明 何景明《送慈溪刘伯雨之南京尚宝卿》诗:“拔擢符臺始,声名礼部遐。”明 李东阳《送杨尚宝充靖江府册封副使》诗:“秘阁三千卷,符臺二十年。”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玺丞改吏部》:“唯 嘉靖 末年,北 直隶 人 穆文熙 以璽丞调吏部郎…… 福建 蒋时馨 继之。然而 穆 以计典外謫,蒋 为文选正郎被劾削籍,两人皆不復振,固不如安於符臺,坐致荣膴。”
- 5.
符契释义:⒈犹符节。 《韩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臣相体,若合符契。”宋 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参见“符节”。⒉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市朝徵信,则有符契券疏。”唐 白行简《李娃传》:“其二肆长相谓曰:‘我欲各閲所佣之器於 天门街,以较优劣,不胜者罚直五万,以备酒饌之用,可乎?’二肆许诺,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证,然后閲之。”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汉 世制詔三王,其册书犹真草
- 6.
胡跪释义:古代僧人跪坐致敬的礼节,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倦则两膝姿势互换。 又称互跪。
- 7.
闺籍释义:“金闺籍”的省称。 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唐 李商隐《为濮阳公陈情表》:“纔通闺籍,又处藩条。”宋 徐铉《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宋史·选举志五》:“先是,任子得摄太祝奉礼,未几,即补正员。帝谓:‘膏粱之子,不十年坐致闺籍。’”参见“金闺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