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é gē,(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组词】:格子纸。方格儿布。(2) 法式,标准。【组词】: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 表现出来的品质。【组词】: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 阻碍,隔阂。【组词】:格格不入。(5) 击,打。【组词】:格斗。格杀。(6) 推究。【组词】:格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组词】:格于上下。(9) 感通。【组词】:格于皇天。(10) 变革,纠正。【组词】:格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释义]
(名)含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构成]
偏正式:格(言
[例句]
这是一句格言。(作宾语)
1. 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字句。
例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三国志·崔琰传》
英[motto and maxim; adage; apothegm;]
⒈ 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引《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 鲁隐 观鱼,《春秋》讥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薰不蕕杂,闻之前典。”
宋 司马光 《河间献王赞》:“周 室衰,道德坏……重以暴 秦 害圣典,疾格言,燔诗书,屠术士。”
朱自清 《论标语口号》:“格言偏重个人的修养,名言的作用似乎广泛些。”
⒈ 可以为人法则、砥砺言行的简短词语。
引《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听。」
1.俭以养廉是古代的一句格言,看来,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2.冯玉祥治军,把“扬善于公厅,规过于私室”的格言奉为圭臬。
3.送给立志成才的人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4.这则格言,初看起来普通平常,仔细琢磨其味无穷。
5.适用于家庭的债务格言,对政府而言可能是荒谬绝伦。
6.行成于思,这是学业事业有成的格言。
7.他做人一生谨慎,处世的格言是言多必失。
8.我收集了不少格言警句,都写在日记本上。
9.俭可养廉是古代的一句格言,但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10.关于敬职敬业的名人警句或者格言!最好要有出自哪位名人之口的。
11.格言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12.这句格言,其实说的就是一种坚韧不屈的性格。
13.微小得德行,胜似美好的格言。
14.呵呵,我给你我总结出来的我的格言吧。
15.格言是多国结晶的优良思想。
16.应该算是一句格言。历史没有记载这是哪个名人的代表性语句,所以不应该称作名言。
17.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