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字 一字的意思

一字

简体一字
繁体
拼音yī zì
注音ㄧ ㄗˋ
结构AB式
词性数量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基本含义

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一字的意思

一字 [yī zì]

1. 一个字。谓同一个字。谓物形如一字者。指简短的信札。指一种字体。京剧髯口之一种。中药量名。另一个别名。

一字 引证解释

⒈ 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⒉ 谓同一个字。

《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⒊ 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⒋ 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字 少颖,一字 拙斋。”

⒌ 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⒍ 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⒎ 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⒏ 中药量名。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一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单字释义:⒈单个的汉字。⒉指外国语中一个个的词:学外语记单字很重要。

一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七令释义:词牌名。唐 白居易 分司东都时,群贤会 兴化亭 送别。酒酣,各赋诗,自一字至七字为句,除第一句外,各二句,共五十五字。后谱为词,即以《一七令》为词牌名。另一体,其第一句亦作二句,共五十六字。参阅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卷三九,《词谱》卷十一。
    • 2.
      一字不易释义: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 3.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释义:俗谚。 谓一张状纸送进衙门,便身遭讼累,无从摆脱。语出《普灯录·黄龙慧南禅师》:“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元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俺娘千不肯,万不肯,递了状纸,送到当官。自古道:‘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这早晚公差敢待来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凭据,叫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纸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黄远庸《最近之秘密政闻》:“吴景濂 君尤决絶,大似守‘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之戒者。”
    • 4.
      一字千金释义: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 5.
      一字封释义:谓封爵上仅冠一字。
    • 6.
      一字巾释义:⒈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 宋 韩世忠。宋 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又见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十一年》。⒉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苏少卿《平剧手册·行头砌末例释》:“一字巾,一个。黑缎带约三分阔,上有水钻。丑角、书僮等用。”
    • 7.
      一字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见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
    • 8.
      一字之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9.
      一字王释义:谓王号以一字为封。 历朝均有,至 辽 则以为尊。
    • 10.
      一字书释义:谓短札。 唐 包佶《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雨散三年别,风传一字书。”宋 陈与义《邓州西斋书事》诗之三:“易求 苏子 六国印,难得 河桥 一字书。”
    • 11.
      一字值千金释义:同“一字千金”。宋 戴復古《望江南》词之一:“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清 李渔《意中缘·入幕》:“‘一字值千金’是説文理值钱的意思。”
    • 12.
      一字百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百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13.
      一字阵释义:谓排列如一字的阵势。
    • 14.
      一字释义:⒈一个字。汉 王充《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唐 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⒉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清 阮元《校勘记》:“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⒊指一种字体。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
    • 15.
      一言一语释义:指一字一句,每句话。
    • 16.
      一言诗释义:古诗中的一字句。
    • 17.
      上标释义:标在某一字的右(或左)上角的字(如在印刷中)
    • 18.
      上讳下讳释义:旧时称先人,不直呼其名,每曰上讳某、下讳某。 上讳即名之上一字,下讳即名之下一字。
    • 19.
      丑俗释义:丑陋粗俗。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又自杂种称制,充牣神州,事异诸华,言多丑俗。”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谢茂秦 年来益老誖,尝寄示拟 李 杜 长歌,丑俗稚钝,一字不通。”
    • 20.
      丑奴儿释义:⒈词牌名。即《采桑子》。⒉曲牌名。属南宫大石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另一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一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七令释义:词牌名。唐 白居易 分司东都时,群贤会 兴化亭 送别。酒酣,各赋诗,自一字至七字为句,除第一句外,各二句,共五十五字。后谱为词,即以《一七令》为词牌名。另一体,其第一句亦作二句,共五十六字。参阅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卷三九,《词谱》卷十一。
    • 2.
      一字不易释义: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 3.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释义:俗谚。 谓一张状纸送进衙门,便身遭讼累,无从摆脱。语出《普灯录·黄龙慧南禅师》:“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元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俺娘千不肯,万不肯,递了状纸,送到当官。自古道:‘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这早晚公差敢待来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凭据,叫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纸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黄远庸《最近之秘密政闻》:“吴景濂 君尤决絶,大似守‘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之戒者。”
    • 4.
      一字千金释义: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 5.
      一字封释义:谓封爵上仅冠一字。
    • 6.
      一字巾释义:⒈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 宋 韩世忠。宋 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又见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十一年》。⒉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苏少卿《平剧手册·行头砌末例释》:“一字巾,一个。黑缎带约三分阔,上有水钻。丑角、书僮等用。”
    • 7.
      一字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见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
    • 8.
      一字之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9.
      一字王释义:谓王号以一字为封。 历朝均有,至 辽 则以为尊。
    • 10.
      一字书释义:谓短札。 唐 包佶《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雨散三年别,风传一字书。”宋 陈与义《邓州西斋书事》诗之三:“易求 苏子 六国印,难得 河桥 一字书。”
    • 11.
      一字值千金释义:同“一字千金”。宋 戴復古《望江南》词之一:“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清 李渔《意中缘·入幕》:“‘一字值千金’是説文理值钱的意思。”
    • 12.
      一字百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百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13.
      一字阵释义:谓排列如一字的阵势。
    • 14.
      一字释义:⒈一个字。汉 王充《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唐 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⒉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清 阮元《校勘记》:“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⒊指一种字体。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
    • 15.
      一言一语释义:指一字一句,每句话。
    • 16.
      一言诗释义:古诗中的一字句。
    • 17.
      上标释义:标在某一字的右(或左)上角的字(如在印刷中)
    • 18.
      上讳下讳释义:旧时称先人,不直呼其名,每曰上讳某、下讳某。 上讳即名之上一字,下讳即名之下一字。
    • 19.
      丑俗释义:丑陋粗俗。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又自杂种称制,充牣神州,事异诸华,言多丑俗。”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谢茂秦 年来益老誖,尝寄示拟 李 杜 长歌,丑俗稚钝,一字不通。”
    • 20.
      丑奴儿释义:⒈词牌名。即《采桑子》。⒉曲牌名。属南宫大石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另一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一字造句

1.将惊痛绣成飞蝶,你是一针一线,一字一句缭伤的人。

2.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3.你把这篇课文要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才行。

4.一字不易地抄袭我的文章。

5.你以前一字不识,现在你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6.他带病揭发“四人帮”的罪行,一字千钧,大义凛然。

7.并无一字褒贬,只对事件本身作客观记述。

8.蚂蚁们倾巢出动,列成一字长蛇阵,向着战场进发!

9.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10.他说话一字一板,有条有理,很有吸引力。

11.只是我们的一字一板的解读方式确实是个问题。

12.她的文笔精妙无双,一字一珠,值得钦佩。

13.一字一珠的诗篇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14.李明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一字之师,我的好多作文都是经他手改的。

15.这首诗中的“绿”字可谓是一字千金,画龙点睛之笔呀!

16.老师说:为人一事之师不易,为人一字之师更难。

17.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18.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19.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0.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

一字(yi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字是什么意思 一字读音 怎么读 一字,拼音是yī zì,一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