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理 [xún lǐ]
1. 依照道理或遵循规律。
循理 引证解释
⒈ 依照道理或遵循规律。
引《荀子·议兵》:“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
《汉书·徐乐传》:“间者, 关 东五穀数不登,年岁未復,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
宋 曾巩 《<梁书>目录序》:“既圣矣,则无思也,其至者,循理而已。”
《西游记》第六七回:“你们忒不循理!出家人,怎么不分内外!”
国语词典
循理 [xún lǐ]
⒈ 依照常理。
引《荀子·议兵》:「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后主禅传·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
循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危制变释义:面临危难时紧急应变。《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馬懿 臨危制變,擒 淵 可計日待也。”北齐 刘昼《新论·明权》:“循理守常曰道,臨危制變曰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至 鄴,自爲文祭 魏太祖,曰:‘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 2.
从欲释义:⒈随顺自己的意愿。《书·大禹谟》:“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孔 传:“使我从心所欲而政以治。”《荀子·大略》:“维予从欲而治。”⒉服从于自己的私欲。《左传·僖公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北齐书·幼主纪》:“后主 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⒊纵欲。《左传·昭公十三年》:“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韩诗外传》卷二:“貌美好者不以统朝涖民,而反以蛊女从欲。”三国 魏 嵇康《
- 3.
伐功矜能释义:夸耀自己的功 劳和才能。形容自高自大。《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 行。”
- 4.
弃躯释义:捐躯;舍弃生命。《汉书·吴王刘濞传》:“今 吴王 自以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於天下,意亦可乎?”宋 苏轼《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一:“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鬚。红颜白髮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
- 5.
循理释义:依照道理或遵循规律。《荀子·议兵》:“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汉书·徐乐传》:“间者,关 东五穀数不登,年岁未復,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宋 曾巩《<梁书>目录序》:“既圣矣,则无思也,其至者,循理而已。”《西游记》第六七回:“你们忒不循理!出家人,怎么不分内外!”
- 6.
推数释义:⒈推度情理。《孔丛子·记问》:“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汉书·徐乐传》:“关 东五穀不登,年岁未復,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⒉推算运数。《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王莽 篡后,文公 推数,知当大乱。”李贤 注:“推历运之数也。”⒊计算次数。宋 苏轼《龙虎铅汞论》:“人能正坐,瞑目调息……息极则小通之,微则復闭之,为之推数,以多为贤,以久为功。”⒋首推;推选。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在 章太炎 之外,影响到 鲁迅
- 7.
没雕当释义:方言。 谓不得当,无根据。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一:“都下市井辈谓不循理者为乖角,又谓作事无据者为没雕当(入声)。”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今古方言大略》:“説作事之无据曰没雕当。”清 捧花生《画舫馀谭》:“或绳 杨玉香 於某姬前,姬曰:‘若固梵言之扇提罗也。’叩之他姬,乃知为没雕当语。”
- 8.
缘督释义:守中合道,顺其自然,引申为循理,折衷。
- 9.
贞循释义:守正循理。
- 10.
退鱼释义:《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 者,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復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因以“退鱼”、“退食”为拒贿典实。
- 11.
重逆无道释义: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 12.
龙脑香释义:龙脑香树树干中所含的油脂的结晶。味香,其纯粹者,无色透明。俗称冰片。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秣罗矩吒国》:“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斯别。初採既溼,尚未有香。木乾之后,循理而析,其中有香,状若云母,色如冰雪,此所谓龙脑香也。”《新唐书·西域传上·摩揭陀》:“贞观 十六年,其王 达摩因陁訶斯 遣使者献龙脑香,璽书优答。”宋 曾慥《杨妃外传·明驼使》:“交趾 进龙脑香,有蝉蚕之状。波斯 言老龙脑树节方有之。禁中为呼瑞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