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骑 [dí qí]
1. 敌人的骑兵。
敌骑 引证解释
⒈ 敌人的骑兵。
引《宋史·兵志十一》:“﹝ 韩世忠 ﹞造克敌弓,以当敌骑衝突,其发可至百步,其劲可穿重甲,最为利器。”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一日敌骑拥之,至 大同 城下。”
敌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傍牌释义:⒈盾牌。⒉以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⒊古代兵营周围扎以木桩,以障敌骑,称傍牌。
- 2.
木马子释义:⒈木制马桶。⒉军中防御用具。上面一横木,下置三足(或四足),高三尺,长六尺,纵横布置营阵之外,以阻敌骑。
- 3.
欣戴释义:欣悦拥戴。《逸周书·明堂》:“四海兆民,欣戴 文 武。”《晋书·元帝纪》:“苍生顒然,莫不欣戴。”宋 苏辙《贺擒鬼章表》:“臣等镇抚无功,黽勉备位。幸依干羽之化,庶睹兵革之藏;欣戴之心,倍万伦等。”《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敌骑必不能久留。”
- 4.
睽疑释义:心怀离异疑惧。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九月》:“前自敌骑长驱,列城畏遁,独怀忠愤,纠进义兵,力抗敌锋,率多俘馘。然久闕王师之助援,已深民众之睽疑。”《宋史·沉起传》:“京东岁飢盗起,除提点刑狱。至,则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
- 5.
边骑释义:⒈守卫边疆的骑兵。《史记·大宛列传》:“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餘而出 敦煌 者六万人。”《汉书·匈奴传上》:“行未到,会三骑亡降 汉,言 匈奴 欲为寇,於是天子詔发边骑屯要害处。”唐 权德舆《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诗:“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⒉侵犯边疆的敌骑。《宋史·王荣传》:“率兵戍 遂城,边骑来寇,击败之,擒千餘人。”《宋史·兵志九》:“又神臂弓、马黄弩乃中国长技,宜多行教习,以扞边骑。”
- 6.
骑鲸客释义:亦作“骑鲸李”。 指 李白。宋 苏轼《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追此御风 列。”宋 陆游《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元 张养浩《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清 许廷鑅《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骑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