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特牲 特牲的意思
shēng

特牲

简体特牲
繁体
拼音tè shēng
注音ㄊㄜˋ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è,(1)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组词】: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2) 单,单一。【例句】: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3) 只,但。【组词】: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4)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5)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6) 配偶,匹配。【例句】:“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shēng,(1) 家畜。【组词】:牲口。牲灵。牲畜。(2)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组词】:三牲。献牲。

基本含义

特殊的牲畜。

特牲的意思

特牲 [tè shēng]

1. 祭礼或宾礼只用一种牲畜。

特牲 引证解释

⒈ 祭礼或宾礼只用一种牲畜。

《左传·襄公九年》:“祈以币更,宾以特牲。”
杨伯峻 注:“款待贵宾,只用一种牲畜。一牲曰特。”
《国语·楚语下》:“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
韦昭 注:“特牲,豕也。”
《晋书·王祥传》:“著遗令训子孙曰: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大小祥设特牲,无违余命。”
《礼记·郊特牲》 唐 陆德明 题解:“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特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举释义:⒈三次杀牲备膳。 举,杀牲盛馔。《周礼·天官·膳夫》:“王齐日三举。”孙诒让 正义:“王齐日,朝食盖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则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举。”⒉谓哭泣三次。《孔丛子·陈士义》:“﹝ 郈成子 ﹞闻 宁喜 作难,右宰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⒊三度举事。《新五代史·梁臣传·敬翔朱珍等传论》:“盖自 高駢 死,唐 以 梁 兼统 淮南,遂与 孙、杨 争,凡三十年间,三举而三败。”⒋指三期科考。《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
    • 2.
      上尊释义:⒈古代祭祀或燕饮时放在上位的酒杯。《礼记·郊特牲》:“黄目,鬱气之上尊也。”孔颖达 疏:“祭祀时列之最在诸尊之上,故云上也。”黄目,一种用黄铜雕饰的酒杯。《礼记·少仪》:“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郑玄 注:“尊者,设尊者也;酌者乡尊,其左则上尊也。”⒉泛指堂上的酒杯。《礼记·文王世子》:“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孔颖达 疏:“上尊,堂上之酒尊。”⒊谓上等酒。《元史·张思明传》:“﹝ 思明 ﹞因疏 和林 运粮不便事十一条,帝劳以端砚、上尊。”明 唐龙《寿少师石淙先生五十韵》:“饌分玉筋洁,酒赐上尊醇
    • 3.
      中衣释义:⒈旧指贴身穿的衣裤⒉古时穿在祭服、朝服内的里衣。《礼记·郊特牲》:“绣黼丹朱中衣。” 孔颖达 疏:“中衣,谓以素为冕服之里衣。”《后汉书·舆服志上》:“大夫臺门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 刘昭 注引 郑玄 曰:“绣黼丹朱以为中衣领缘也。”一说,中衣即后世之直裰。参阅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⒊贴身的衣服。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结秋悲,白绢双中衣。”《红楼梦》第三四回:“﹝ 袭人 ﹞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脱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浣中衣不敢悬空处》:“每浣中衣,不敢悬之空处。”
    • 4.
      仁至义尽释义:《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 5.
      从横释义:⒈亦作“从衡”。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墨子·备城门》:“以柴搏从横施之。”《仪礼·特牲馈食礼》“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汉 郑玄 注:“午割,从横割之。”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明 何景明《泊云阳江头玩月》诗:“从横银汉迴,三五玉绳耿。”⒉交错纷乱貌。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巖嶇参差,从横相追。”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於是得全。”宋 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其下清泉巧石、奇花异卉,从横布列。”明 刘基
    • 6.
      八蜡释义:周 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郑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孔颖达 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三国 魏 王肃 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宋 陈祥道 则去昆虫而增百种;吕大临 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 钱大昕《潜研
    • 7.
      卜郊释义:用占卜选定郊祭的日期。《礼记·郊特牲》:“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禰宫,尊祖亲考之义也。”《穀梁传·成公十年》:“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 8.
      合聚释义:聚集;合拢。 《礼记·郊特牲》:“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二十三年,盗贼 马秦、高胜 等起事於 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潘扆》:“请其碪以为戏,既至,扆 乃出一小刀子,细细切之至尽……乃合聚之,碪復如故。”清 陈天华《猛回头》:“分开易断,合聚难折。”
    • 9.
      坐尸释义:⒈古代祭祀时以臣下或晚辈象征死者神灵,代死者受祭,称为“尸”。殷 代之尸坐于堂上受祭,称为“坐尸”。《礼记·郊特牲》:“坐尸於堂。”郑玄 注:“尸来,升席,自北方坐于主北焉。”《公羊传·宣公八年》“犹绎,万入,去籥”汉 何休 注:“祭必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夏 立尸,殷 坐尸,周 旅酬六尸。”⒉犹坐享。《陈书·宗元饶传》:“爵由恩被,官以私加,无德无功,坐尸荣贵。”
    • 10.
      好田释义:喜好狩猎。《礼记·郊特牲》:“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齐 庆封 好田而耆酒。”
    • 11.
      孝孙释义: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朱熹 集传:“孝孙,主祭之人也。”《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晋 傅玄《晋宗庙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孙之心。”《宋史·乐志八》:“开基握符,正位凝命,於万斯年,孝孙有庆。”
    • 12.
      宗妇释义:⒈宗子之妻。《礼记·内则》:“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孔颖达 疏:“宗妇,谓大宗子之妇。”⒉同姓族人之妇。《春秋·庄公二十四年》:“戊寅,大夫、宗妇覿,用币。”杜预 注:“宗妇,同姓大夫之妇。”孔颖达 疏:“葬 齐姜,传称 齐 侯使诸 姜 宗妇来送葬,诸 姜 是同姓之女,知宗妇是同姓大夫之妇也。”《仪礼·特牲馈食礼》:“宗妇北堂,东面北上。”郑玄 注:“宗妇,族人之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癸酉,金 主命以 昏德公 女六人为宗妇。”
    • 13.
      帝学释义:即国学。国家所设立的学校。《孔丛子·问军礼》:“天子使有司以特牲告社,告以所征之事而受命焉,奠于帝学以受成。”《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李周翰 注:“帝学,国学也。”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楔子:“为此来就帝学,未及数年,选居上馆,声动朝廷。”
    • 14.
      帝牛释义:古代郊祀时所用之牛。 《礼记·郊特牲》:“帝牛不吉,以为稷牛。”《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以致严洁。”
    • 15.
      幽阴释义:⒈阴静;幽深。《礼记·郊特牲》:“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孔颖达 疏:“幽,深也。欲使其妇深思阴静之义,以修妇道。”唐 刘希夷《巫山怀古》诗:“巫山 幽阴地,神女艷阳年。”⒉阴暗。宋 苏辙《次韵子瞻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方知覆育长。”⒊指阴间。《旧唐书·崔彦昭传》:“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幽阴之气,钟於北方,人之所终归,鬼之所藏也。”⒋用以指阴魂。前蜀 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或幽阴尚滞,涣泽未霑;或嗣续已无,奠羞多闕。”
    • 16.
      旅占释义:谓与众人共同占卜。 《仪礼·士丧礼》:“反之东面旅占。”郑玄 注:“反与其属共占之。”一说,依其长幼之序而占之。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仪礼》:“旅,序也。旅占,谓占者三人顺其长幼之序以占也。《特牲馈食礼》:‘筮者还东面长占。’注曰:‘长占,以其年之长幼占之。’疏曰:‘从长者为始也’是其明证……古文‘旅’作‘臚’,亦序也。《尔雅》曰:‘臚,叙也。’臚与旅同,叙与序同。”
    • 17.
      殽烝释义:亦作“殽脀”。 指将煮熟牲体节解,连肉带骨放在俎上,以享宾客。《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 使 士会 平王室,定王 享之,原襄公 相礼,殽烝。”杜预 注:“烝,升也,升殽於俎。”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七:“‘享有体荐,宴有折俎’……折俎谓体解节折,升之於俎,物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亦谓之殽烝。”
    • 18.
      牢肉释义:指特牲的肉。
    • 19.
      特牲释义:祭礼或宾礼只用一种牲畜。 《左传·襄公九年》:“祈以币更,宾以特牲。”杨伯峻 注:“款待贵宾,只用一种牲畜。一牲曰特。”《国语·楚语下》:“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韦昭 注:“特牲,豕也。”《晋书·王祥传》:“著遗令训子孙曰: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大小祥设特牲,无违余命。”《礼记·郊特牲》唐 陆德明 题解:“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 20.
      犆牲释义:即特牲。

特牲(te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特牲是什么意思 特牲读音 怎么读 特牲,拼音是tè shēng,特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特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