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猎 [dǎ liè]
1. 狩猎;搜寻、捕捉、追杀野兽、飞禽。
例用猎犬打猎。
英[hunt;]
打猎 引证解释
⒈ 在野外捕杀鸟兽。
引《水浒传》第十一回:“只説那 柴进 一行人,上马自去打猎,到晚方回。”
艾青 《画鸟的猎人》诗:“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
国语词典
打猎 [dǎ liè]
⒈ 到郊野猎取禽兽。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大奇,明日要出咸阳打猎,就请张果同去一看。」
近佃猎 狩猎
打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蔡鹰卢释义:谓牵犬臂鹰,出城打猎。 明 徐渭《数年来南雪甚于北边塞不易雨而今每潦十九韵》:“华亭 羽翼浸天久,上蔡 鹰卢猎野偏。”卢,韩卢,泛指猎犬。参见“上蔡苍鹰”。
- 2.
中国游艇释义:指打猎,搜寻。
- 3.
中山狼释义:古代寓言,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只狼中箭而逃,赵在后追捕。东郭先生从那儿走过,狼向他求救。东郭先生动了怜悯之心,把狼藏在书囊中,骗过了赵简子。狼活命后却要吃救命恩人东郭先生(见于明马中锡《东田集·中山狼传》)。比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 4.
乾红释义:深红色。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李昌夔 为 荆州,打猎大修粧饰,其妻 独狐氏,亦出女队二千人,皆著乾红紫绣袄子。”宋 洪迈《夷坚丙志·程佛子》:“取﹝大卵石﹞置佛卓上,一室如昼,妻窥之,乃如乾红色。”《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这小夫人着乾红销金大袖团花霞帔。”
- 5.
伏虎林释义:辽 代国君的行营之一,为其秋季游猎之所。相传 景宗 率骑于此打猎,虎伏草间不敢动,故名。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右旗 西北 察罕木伦河 源之 白塔子 西北。
- 6.
兔起鹘落释义: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 7.
出围释义:⒈突出敌方围困。《吕氏春秋·义赏》:“赵襄子 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赦 为首。”《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护军中尉 陈平 言上曰:‘胡 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响,徐行出围。’”⒉外出打猎。《长江》1984年第2期:“一个星期天,我和 大江 真的跟 群大爷 出围了。对了,就是我们头一天出围的那天傍黑,竟然给 群大爷 闹出那么大的乱子!”
- 8.
出搜释义:狩猎。 古代打猎常带有军事目的,故亦指出兵攻伐。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吕光》:“夏 大喜,因议举兵出蒐,如 吕 谋。分宜 以挑衅起祸,间之 世宗,两公俱死西市。”
- 9.
出狩释义:⒈帝王蒙难出奔的讳辞。⒉出外打猎。
- 10.
出猎释义:出去打猎。
- 11.
出田释义:⒈亦作“出畋”。出外打猎。⒉方言。发引。
- 12.
出蒐释义:狩猎。 古代打猎常带有军事目的,故亦指出兵攻伐。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吕光》:“夏 大喜,因议举兵出蒐,如 吕 谋。分宜 以挑衅起祸,间之 世宗,两公俱死西市。”
- 13.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释义:亦作“前不巴村,后不巴店”。亦作“前不巴村,后不着店”。谓离村店较远,吃住困难。元 无名氏《桃花女》楔子:“天色已晚,兀的不下雨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水浒传》第二回:“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西游记》第二七回:“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真是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没奈何了。”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四:“他又对我讲起另一次打猎时为了追赶黄羊怎么把汽车弄到草原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
- 14.
南巡北狩释义:去南方巡视到北方打猎。一般指古时的皇帝等最高领导人去南方或者北方视察,进军等。
- 15.
即禽释义:犹打猎。
- 16.
双甄释义:古代打猎或作战阵形的左右两翼。
- 17.
司原释义:⒈主管打猎。《左传·襄公四年》:“兽臣司原,敢告僕夫。”杨伯峻 注:“原即上文原兽之原,谓田猎。”⒉指主管打猎的人。汉 王符《潜夫论·贤难》:“今观宰司之取士也,有似於司原之佃也。”
- 18.
吃饭释义:指生活或生存:靠打猎吃饭(以打猎为生)。
- 19.
呼鹰走狗释义: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20.
哨鹿释义: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