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周召 周召的意思
zhōuzhào

周召

简体周召
繁体
拼音zhōu zhào
注音ㄓㄡ ㄕ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u,(1) 圈子,环绕。【组词】: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组词】:周身。周延。周全。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组词】: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4) 完备。【组词】: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组词】:周济。(6) 中国朝代名。【组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7) 姓。

zhào shào,(1) 召唤。【组词】:召集。召见。(2) 召致,引来。【组词】:召祸。召人怨。 ◎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基本含义

周召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周围的人都向他召集过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有很大的号召力。

周召的意思

周召 [zhōu zhào]

1. 亦作“周邵”。

3. 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两人分陕而治,皆有美政。

周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周邵”。 周成王 时共同辅政的 周公 旦 和 召公 奭 的并称。两人分 陕 而治,皆有美政。

《礼记·乐记》:“武乱皆坐, 周 召 之治也。”
《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王逸 注:“周,周公 旦 也; 邵,邵公 奭 也。”
唐 张说 《诏宴薛王山池序》:“《二南》迈 周 召 之风,百辟形金石之咏者也。”
清 金农 《怀甬东邢十九叔秋试》诗之二:“白头未嫁守家机, 周 召 餘风好发挥。”


国语词典

周召 [zhōu zhào]

⒈ 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合称。周成王时二人共辅朝政,故合称为「周召」。


周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周邵释义:见“周召”。
    • 2.
      家臣释义:春秋 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 卿大夫家的总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种官职,总称为家臣。后亦泛指诸侯、王公的私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 之司马 鬷戾 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适 齐,为 高昭子 家臣,欲以通乎 景公。”《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德配 周召,忠合《羔羊》,未得登司徒,有家臣,卒然早终,尤可悼痛!”颜师古 注:“家臣,若今诸公国官及府佐也。”清 顾炎武《七十二弟子》诗:“门人惟 季次,未肯作家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
    • 3.
      弼疑释义:谓辅佐君王之臣。语出《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汉书·杜邺传》:“周召 则不然,忠以相辅,义以相匡,同己之亲,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独兼国宠,又不为长专受荣任,分职於 陕,并为弼疑。”颜师古 注:“弼疑,谓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也。”
    • 4.
      无二释义:⒈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⒉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徇 赵,脇燕,定 齐,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汉 王充《论衡·恢国》:“前世龙见不双,芝生无二,甘露一降。”⒊没有两样,相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情知是他父亲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来察听,三三两两几处説来,一般无二。”清
    • 5.
      群龙释义:⒈喻贤臣。《易·乾》:“见羣龙,无首,吉。”《后汉书·郎顗传》:“唐尧在上,羣龙为用;文武创德,周召作辅。”李贤注:“羣龙,喻贤臣也。”唐王维《送友人归山歌》:“羣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参见“羣龙无首”。⒉喻群圣。《文选·班固<幽通赋>》:“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羣龙之所经。”李善注引应劭曰:“羣龙,喻羣圣也。自伏羲下讫孔子。”
周召是什么意思 周召读音 怎么读 周召,拼音是zhōu zhào,周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周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