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究 不究的意思
jiū

不究

简体不究
繁体
拼音bù jiū
注音ㄅㄨˋ ㄐ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jiū,(1) 推求,追查。【组词】:研究。推究。讲究。追究。深究。有案必究。(2) 极,到底。【例句】:究竟( ➊ 到底,如“究究想干什么?” ➋ 结果,如“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究”)。终究。

基本含义

不去追究、不追求、不计较

不究的意思

不究 [bù jiū]

1. 不追查;不仔细推求。

窃恐词人不究立言初意,谬信《琵琶》王四之说,因谬成真。——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not censure;]

不究 引证解释

⒈ 不追查;不仔细推求。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凡姦事虽得有可己者,皆不究。”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二:“朝廷但授 庶 试秘书省校书郎,不究其説而止。”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窃恐词人不究立言初意,谬信《琵琶》 王四 之説,因谬成真。”


国语词典

不究 [bù jiū]

⒈ 不深入探查。

《三国演义·第九回》:「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
《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听了不信,说:『你要扯谎,我再使人打听出来,敲你的牙。』自此,方丢过不究。」


不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丛细释义:繁多琐碎。 宋 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 钱公 ﹞於书无所不治,已通其大旨,至於分章别句,类数辨名,丛细委曲,无不究尽。”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谓一国之诗,数百年之久,所存必政教之尤大者,閭阎丛细之事,男女猥鄙之情,即间録以垂戒,不宜其多乃至於此。”
    • 2.
      失欲释义:淫佚贪欲。谓放荡于声色游乐。《汉书·杜钦传》:“﹝礼﹞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於高年。《书》云‘或四三年’,言失欲之生害也。”颜师古 注:“《周书·亡逸篇》曰:‘惟湛乐之从,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谓逸欲过度则损寿也。‘失’读曰‘佚’。‘佚’与‘逸’同。”
    • 3.
      女德释义:⒈犹妇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国语·晋语八》:“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南朝 齐 王融《永嘉长公主墓志铭》:“肃穆妇容,静恭女德。”⒉女色。《史记·晋世家》:“重耳 爱 齐 女,毋去心…… 齐 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汉书·杜周传》:“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於高年。”颜师古 注:“女德不厌,言好色之甚也。”《晋书·石季龙载记上》:“盘于游田,耽于女德,
    • 4.
      庶赦释义:赦免众人。意谓不究胁从。
    • 5.
      成轴释义:⒈《管子·宙合》:“多备规轴者,成轴也。夫成轴之多也,其处大也不究,其入小也不塞。”本谓现成之轴。后以指成式,法规。⒉犹成书。成为完整的书。
    • 6.
      晚暮释义:⒈亦作“晚莫”。形容年老。汉 李尤《九曲歌》:“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壮士翻日车?”三国 魏 曹植《种葛篇》:“行年将晚莫,佳人怀异心。”⒉引申为晚年。宋 陈师道《上苏公书》:“士方少时,未来之日长,视天下事,意颇轻之,亦易为别,至其晚莫,数更离合,方以为难。”⒊犹岁末。南朝 宋 谢灵运《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⒋谓出仕时间已太迟。晋 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二》:“﹝ 杨震 ﹞博学无所不究,数十年不应州郡之命,众人谓晚暮,而 震 志业愈篤,年过五十乃应州郡之命。”
    • 7.
      桃莱难悟释义:《后汉书·冯衍传上》“无 桃莱 之利”唐 李贤 注:“谢息 得 桃邑 莱山,故言‘无 桃 莱 之利’也。但为‘莱’字似‘枣’,文又连‘桃’,后学者以‘桃枣’易明,‘桃莱’难悟,不究始终,輒改‘莱’为‘枣’。
    • 8.
      申解释义:⒈说明、解释。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虢 人又侵 晋”晋 杜预 注:“或策书虽存而简牘散落,不究其本末,故传不復申解,但言传事而已。”⒉申辩。《后汉书·马严传》:“严 数荐达贤能,申解寃结,多见纳用。”《新唐书·赵憬传》:“时 杜黄裳 遭奄人谗詆,穆赞、韦武、李宣、卢云 等为 裴延龄 构摈,势危甚,憬 救护申解,皆得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復有言。”⒊申报。宋 岳飞《奏措置虔贼状》:“山寨贼首 罗诚 等二百餘人,见拘管在寨未审,令臣一面处置,惟復申解朝廷,伏望圣慈
    • 9.
      眼光如豆释义:同“目光如豆”。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昔人謂 東坡 詞非正聲,此特拘於音調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與之辯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
    • 10.
      究心释义:专心研究。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误书庙讳》:“县尉不究心职事,至於格目亦忘署名,可见无状。”明 宋濂《<白云稿>序》:“濂 之有志为文不下於 伯贤,古今诸文章大家亦多究心。”《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小弟却不曾究心于此道。”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同治九年》:“先生本年因研究 天津 教案事,取《万国公报》及製造局所出书尽读之,先生之究心时务自此始。”
    • 11.
      究悉释义:详尽;明白。《百喻经·人说王纵暴喻》:“王闻是语,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夏水》:“碑是 永嘉 二年立,观其所述,最为究悉。”宋 刘克庄《谒南岳》诗:“茫茫鬼神事,荒幻难究悉。”
    • 12.
      究治释义:追究处理。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二:“元丰 间,亦有守边者,一夕失城门锁,亦不究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昨夜被统领官 盛彦 刼去银四百锭,且被绑缚,伏乞追还究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船到 南京,我便上岸去,昨夜那几个贼如何送官究治,我也不及去打听了。”
    • 13.
      遂事释义:⒈成就事业;完成某事。《鹖冠子·夜行》:“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晋书·王坦之传》:“成功遂事,百姓皆曰我自然。”《宋书·恩倖传·徐爰》:“若令边地岁惊,公私失业,经费困於遥输,远图决无遂事。”⒉往事;已经完成的事。《论语·八佾》:“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跡。”孙中山《建国方略·民权初步》:“盖当时既无人反对其事,则当视为正当,所谓遂事不諫,既往不究也。”⒊独断专行;专断。《公羊传·僖公三十年》:“公子遂 如京师,遂如 晋
    • 14.
      风闻论事释义:同“风闻言事”。宋 洪迈《容斋四笔·御史风闻》:“御史许风闻论事,相承有此言,而不究所从来,以予考之,盖自 晋 宋 以下如此。”

不究(buj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究是什么意思 不究读音 怎么读 不究,拼音是bù jiū,不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