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地形 地形的意思
xíng

地形

简体地形
繁体
拼音dì xíng
注音ㄉ一ˋ ㄒ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xíng,(1) 实体。【例句】: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2) 样子。【组词】: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3) 表现。【组词】:形诸笔墨。喜形于色。(4) 对照,比较。【组词】:相形见绌。(5) 状况,地势。【组词】:形势。(6) 古同“型”,模子。(7) 古同“刑”,刑罚。

基本含义

指地势的形状、地貌的特征。

地形的意思

地形 [dì xíng]

1.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 land forms; physical contours; 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topographic; ]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地形 引证解释

⒈ 地面的形状。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 贤人,非恒士也。其居 秦,累世重矣,自 殽塞、谿谷,地形险易,尽知之。”
唐 白居易 《早春即事》诗:“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天子之学曰辟雍,诸侯之学曰泮宫,皆象地形而为之名耳。”
毛泽东 《论持久战》七十:“射击原则的‘荫蔽身体,发扬火力’是什么意思呢?前者为了保存自己,后者为了消灭敌人。因为前者,于是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跃进运动,疏开队形,种种方法都发生了。”

⒉ 指地理位置。

宋 苏轼 《徐州谢两府启》:“地形襟要,当东西水陆之衝;民食艰难,正春夏旱蝗之际。”


国语词典

地形 [dì xíng]

⒈ 地表的起伏、形状、轮廓等特征。

《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牋》:「然观地形察土宜,西带常山,连冈平代,北邻柏人,乃高之所忌也。」

如:「丘陵地形」、「盆地地形」。


地形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地势释义:泛指地面高低起伏 的状态。 如山地地势较高,平原地势往往低平开阔。
    • 2.
      地球释义:人类居住的星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以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计是第三颗。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 960万千米;赤 道半径6 378千米,极半径6 357千米。平均密度是水的5倍。公转周期约25日,自转周期约23时56 分。地球有一颗卫星,即月球。
    • 3.
      地貌释义: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丸可封释义:比喻地形险要。
    • 2.
      一丸泥封函谷关释义:一丸:一团小泥丸;封:封闭。用一小团小泥丸就可把函谷关封闭住。比喻地形险要,用少量兵力即可固守。
    • 3.
      三形释义:指高、中、下三种地形。
    • 4.
      下降风释义:下降),又可称下坡风,一种在谷地形成的局部性下坡风。
    • 5.
      不利释义:没有好处;不顺利:扭转不利的局面。 地形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
    • 6.
      东亩释义:谓使田垄东西向。 《左传·成公二年》:“宾媚人 致赂。晋 人不可,曰:‘必以 萧同叔子 为质,而使 齐 之封内尽东其亩。’”杨伯峻 注:“晋 在 齐 之西,若 齐 之垄亩多为南北向,则沟渠与道路亦多南北向,於 晋 之往东向 齐 进军,地形与道路有所不利,故 晋 以‘尽东其亩’为媾和条件之一。”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齐 封惧东亩,亦可惩骄泰。”
    • 7.
      中美洲释义:指北美洲南部位于墨西哥和南美洲之间的地区。陆地狭窄,故又名中美地峡。处于热带,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面积52万平方千米,人口33亿(1999年)。
    • 8.
      九地释义:⒈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⒉指地的最深处。⒊犹九泉。指地下。⒋用兵的九种地势。⒌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⒍犹言遍地,大地。⒎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九天”。⒏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
    • 9.
      争利释义:⒈争夺利益。⒉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
    • 10.
      五地释义:⒈五种土地。 ⒉五种地形。
    • 11.
      五物释义:⒈指五种地形上的物产。《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荚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臝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⒉犹言五事。《周礼·地官·乡大夫》:“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贾公彦 疏:“物,事也。”⒊五行。三国 魏
    • 12.
      五猖会释义:旧时南方乡村为五猖所作的迎神赛会活动。各地形式不一。绍兴 每年农历七月半左右举行,以祈求人寿年丰。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要到 东关 去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 13.
      五类杂种释义:犹言各种各类。《淮南子·地形训》:“煖湿生於毛风,毛风生於湿玄,湿玄生羽风,羽风生煗介,煗介生鳞薄,鳞薄生煖介。五类杂种,兴乎外,肖形而蕃。
    • 14.
      亚洲释义: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4亿(1999年)。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洼地。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形和气候最复杂的一洲。
    • 15.
      任土释义:⒈见“任土作贡”。 ⒉随土,凭依土地,谓适应土地的方位、地貌、地形等具体情况。
    • 16.
      伊比利亚半岛释义:也叫比利牛斯半岛。在欧洲西南部,与欧洲大陆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西临大西洋,东临地中海,南以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三国。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约800米。
    • 17.
      伏道释义:⒈暗道,隐秘的通道。⒉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 18.
      佐助释义:帮助;支持。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后汉书·皇甫规传》:“以所习地形兵埶,佐助诸军。”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三:“韦克 道:‘伯父年迈,你要多多佐助老人家。’”
    • 19.
      侗寨释义:侗寨即侗族村落,大多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体布局在大致分为平坝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种。
    • 20.
      侦察释义:军事上指为查明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而进行的活动。按活动空间不同,分地面侦察、空中侦察和海上侦察等。

地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丸可封释义:比喻地形险要。
    • 2.
      一丸泥封函谷关释义:一丸:一团小泥丸;封:封闭。用一小团小泥丸就可把函谷关封闭住。比喻地形险要,用少量兵力即可固守。
    • 3.
      三形释义:指高、中、下三种地形。
    • 4.
      下降风释义:下降),又可称下坡风,一种在谷地形成的局部性下坡风。
    • 5.
      不利释义:没有好处;不顺利:扭转不利的局面。 地形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
    • 6.
      东亩释义:谓使田垄东西向。 《左传·成公二年》:“宾媚人 致赂。晋 人不可,曰:‘必以 萧同叔子 为质,而使 齐 之封内尽东其亩。’”杨伯峻 注:“晋 在 齐 之西,若 齐 之垄亩多为南北向,则沟渠与道路亦多南北向,於 晋 之往东向 齐 进军,地形与道路有所不利,故 晋 以‘尽东其亩’为媾和条件之一。”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齐 封惧东亩,亦可惩骄泰。”
    • 7.
      中美洲释义:指北美洲南部位于墨西哥和南美洲之间的地区。陆地狭窄,故又名中美地峡。处于热带,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面积52万平方千米,人口33亿(1999年)。
    • 8.
      九地释义:⒈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⒉指地的最深处。⒊犹九泉。指地下。⒋用兵的九种地势。⒌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⒍犹言遍地,大地。⒎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九天”。⒏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
    • 9.
      争利释义:⒈争夺利益。⒉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
    • 10.
      五地释义:⒈五种土地。 ⒉五种地形。
    • 11.
      五物释义:⒈指五种地形上的物产。《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荚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臝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⒉犹言五事。《周礼·地官·乡大夫》:“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贾公彦 疏:“物,事也。”⒊五行。三国 魏
    • 12.
      五猖会释义:旧时南方乡村为五猖所作的迎神赛会活动。各地形式不一。绍兴 每年农历七月半左右举行,以祈求人寿年丰。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要到 东关 去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 13.
      五类杂种释义:犹言各种各类。《淮南子·地形训》:“煖湿生於毛风,毛风生於湿玄,湿玄生羽风,羽风生煗介,煗介生鳞薄,鳞薄生煖介。五类杂种,兴乎外,肖形而蕃。
    • 14.
      亚洲释义: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4亿(1999年)。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洼地。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形和气候最复杂的一洲。
    • 15.
      任土释义:⒈见“任土作贡”。 ⒉随土,凭依土地,谓适应土地的方位、地貌、地形等具体情况。
    • 16.
      伊比利亚半岛释义:也叫比利牛斯半岛。在欧洲西南部,与欧洲大陆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西临大西洋,东临地中海,南以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三国。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约800米。
    • 17.
      伏道释义:⒈暗道,隐秘的通道。⒉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 18.
      佐助释义:帮助;支持。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后汉书·皇甫规传》:“以所习地形兵埶,佐助诸军。”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三:“韦克 道:‘伯父年迈,你要多多佐助老人家。’”
    • 19.
      侗寨释义:侗寨即侗族村落,大多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体布局在大致分为平坝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种。
    • 20.
      侦察释义:军事上指为查明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而进行的活动。按活动空间不同,分地面侦察、空中侦察和海上侦察等。

地形造句

1.这一带的地形,对我这个放羊娃来说,那真是了如指掌。

2.公安干警对这一地带的地形了如指掌。

3.我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

4.他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

5.我国的地形差异较大,农作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6.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一个坚壁清野就足以使敌人望而生畏了。

7.宝成铁路所经之地,崇山峻岭,地形极为险恶。

8.你看这地形,龙盘虎踞,十分险要,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呀!

9.此处地形龙蟠虎踞,是块风水宝地。

10.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

11.在施工之前,工人叔叔需要勘察一下地形

12.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探险队的专家们行走起来都十分小心。

13.湖南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气候温和湿润。

14.侦察员对这一带的地形特别熟悉。

15.这一带地形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16.经过激烈争夺,我军占据了有利地形

17.我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

18.这里的地形很复杂,一时很难搞清楚。

19.欧洲的地形更为支离破碎。

20.战斗一打响,我军就抢占了有利的地形

地形(d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地形是什么意思 地形读音 怎么读 地形,拼音是dì xíng,地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地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