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 [guān méi]
1. 亦称“官媒婆”。
2. 旧时官府批准以做媒为业的妇女,亦从事贩卖妇女等活动。
4. 旧时官府中的女役,负责女犯的看管解送等事。
官媒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官媒婆”。
⒉ 旧时官府批准以做媒为业的妇女,亦从事贩卖妇女等活动。
引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三折:“那里有娶媳妇当筵廝喑哑,也合倩个官媒打话。”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你就唤府前官媒婆来,同去 蔡状元 处説亲。”
《红楼梦》第七二回:“就是官媒婆 朱嫂子。因有个什么 孙大人 来和咱们求亲,所以他这两日天天弄个帖子来,闹得人怪烦的。”
⒊ 旧时官府中的女役,负责女犯的看管解送等事。
引《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兰仙 既死之后,次早官媒推门进去一看,这一吓非同小可,立刻张皇起来。”
《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老爷这里又把官媒婆传了上去,把惊堂木一拍,駡了声:‘好个混帐王八蛋!我老爷把重要贼犯交你看管,你胆敢将他凌虐至死。’”
国语词典
官媒 [guān méi]
⒈ 旧时衙署中担任媒妁等事的妇女。
引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捧小女于楼中,抛绣毬招状元为婿,老夫分付官媒左右,且休说是韩相公家。」
官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京洛尘释义:亦作“京雒尘”。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唐 司空图《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 京洛 尘。”清 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 京雒 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京尘”。唐 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宋 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五绝》之五:“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 淮 月弄舟人。”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韁利锁难脱。”
- 2.
兔丝释义:⒈植物名。即莬丝子。《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高诱 注:“一名女萝也。”《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李善 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唐 杜甫《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⒉喻妻室。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明 屠隆《昙花记·超度沉迷》:“託身在烟峦霞嶠,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復惹閒花草!”
- 3.
君家释义:⒈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唐 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⒉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 4.
媒互人释义:官媒。
- 5.
官媒婆释义:见“官媒”。
- 6.
官媒释义:⒈亦称“官媒婆”。旧时官府批准以做媒为业的妇女,亦从事贩卖妇女等活动。⒉旧时官府中的女役,负责女犯的看管解送等事。
- 7.
差迭释义:犹差跌。差错,失误。差,通“蹉”。元 施惠《幽闺记·幽闺拜月》:“为军马犯闕,散失忙寻相应者,那时节只争个字儿差迭。”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差迭,须知少年自有人爱了,谩劳你嫦娥提挈。”明 金銮《斗鹌鹑·王西庄宴集》套曲:“到头来乐事有差迭,痴呆。”
- 8.
揭参释义:弹劾。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总论》:“上官媒揑有司之短长,跟胥播弄属役之过失,非以贪污揭参而挟诈,即以不法衙蠧而访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不多几天,省里来了委员,把姓 朱 的上了刑具,提回省里,原来已经揭参出去了。”李劼人《大波》第三章五:“这个克复 新津 的责任,大人最好是交给 朱统制,并且给他一个限期……违了限,就揭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