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如 [wèi rú]
1. 犹如,例如。
谓如 引证解释
⒈ 犹如,例如。
引宋 姜夔 《续书谱·真》:“且字之长短、小大、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当字之正,千字之疎,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画少者宜肥。”
谓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夫出死,千乘不轻释义:谓如一人决死而战,虽然拥有重兵也不敢轻视。《淮南子·说林训》:“鸟有沸波者,河伯 为之不潮,畏其诚也。故一夫出死,千乘不轻。”高诱 注:“言匹夫志意,出死必战,虽大国兵车千乘,不轻之也。”
- 2.
丧声嚎气释义:詈词。谓如遇丧事般哭泣。
- 3.
云催雾趱释义:谓如云雾的疾行。
- 4.
八相释义:⒈指唐玄宗的八宰相: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紘、杜暹、韩休、张九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开元八相》。⒉佛教语。谓如来为化度众生,以成道为中心而示现的由生至灭的八个阶段,即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见《起信论》。
- 5.
兰石释义:谓如兰之芳香,石之坚贞。 喻节操高尚。
- 6.
共被释义:同被而寝。 亦谓亲如兄弟。《飞燕外传》:“昭仪 拜乃泣曰:‘姊寧忘共被,夜长苦寒不成寐,使 合德 雍姊背邪?’”《晋书·祖逖传》:“与司空 刘琨 俱为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同寝。”唐 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姜肱 没齿,无因共被之欢;钟毓 生年,非復同车之乐。”唐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仇兆鳌 注:“共被同行,所谓如弟兄也。汉 姜肱 兄弟同被而寝。晋 祖逖、刘琨 情好绸繆,共被同寝。”
- 7.
内像释义:佛教谓如理观想而呈现的种种形象。见《观无量寿经》。
- 8.
凶骜释义:谓如马之骠悍奔腾,不受制约。
- 9.
合竹释义:谓如符竹之相合。符竹,即信符。
- 10.
同尘释义:⒈谓如灰尘之混杂异物。比喻混一、统一。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魏源 本义:“以尘之至杂而无所不同,则於万物无所异矣。”三国 魏 曹植《帝尧赞》:“克平 共工,万国同尘。”⒉比喻与万物一体。唐 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诗:“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⒊比喻混同于尘俗,不立异趣。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道尊德贵,挫鋭同尘。”⒋同路;同行。晋 杨方《合欢》诗之二:“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輟涂殊轨者多矣。”⒌
- 11.
呼响释义:谓如响之应呼。形容迅疾。
- 12.
喧竞释义:⒈喧闹相争。唐 顾况《长安窦明府后亭》诗:“吏人何萧萧,终嵗无喧竞。”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程端蒙 谓如市人争,小不胜輒至喧竞。”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二》:“方喧竞时,闻笼中戛戛。”⒉喧闹争竞。《晋书·凉武昭王玄盛传》:“感兵难繁兴,时俗諠竞,乃著《大酒容赋》以表恬豁之怀。”
- 13.
墨缞释义:黑色丧服。《魏书·李彪传》:“愚谓如有遭大父母、父母丧者,皆听终服……其军戎之警,墨縗从役,虽愆於礼,事所宜行也。”《旧五代史·梁书·敬翔传》:“臣闻 李亚子 自墨縗统众,於今十年,每攻城临阵,无不亲当矢石。”清 昭槤《啸亭杂录·癸酉之变》:“时 科尔沁 贝勒 鄂尔哲依图 有母丧,闻变,墨縗守 神武门 外,纪律颇严。”
- 14.
如来十恩释义:如来十恩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
- 15.
媒孽其短释义:媒孽,孽通蘖。谓如媒之作介,如麹之作酒,引申为构陷。比喻诬陷别人。
- 16.
岳峙释义:亦作“岳跱”。 亦作“岳峙”。谓如高山耸立。
- 17.
川归释义:谓如百川归海般地汇集一处。
- 18.
带胁释义:⒈谓如带之环绕四周,形成威胁。⒉方言。带累;连累。
- 19.
幅裂释义:谓如布幅的撕裂。
- 20.
彗扫释义:谓如彗星扫过。 多形容兵锋迅猛,歼除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