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来示 来示的意思
láishì

来示

简体来示
繁体來示
拼音lái shì
注音ㄌㄞ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shì,(1) 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组词】:示警。示范。示弱。示威。示众。示意。告示。指示。请示。(2) 对来信的敬称。【组词】:赐示。

基本含义

表示来临或到达。

来示的意思

来示 [lái shì]

1. 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来示 引证解释

⒈ 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宋书·武帝纪中》:“来示言‘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来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余释义:旧 中国 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 中国 政府收用,称“关餘”。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这次我们争关馀,外国派了二十几只兵船,到 白鹅潭 来示威。”
    • 2.
      掬示释义:捧出来示众,昭示。
    • 3.
      言教身传释义:言教:用言语讲解、传授;身传: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4.
      透悟释义:透彻领悟。明 唐顺之 《答冯午山提学书》:“读来示‘志未坚贞,学无透悟’,令人蹶然有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夫百篇同韵,当试古人押字不苟处,能造奇语於众妙之中,非透悟弗能也。”
    • 5.
      颐指气使释义: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来示(la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来示是什么意思 来示读音 怎么读 来示,拼音是lái shì,来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来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