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亡论 亡论的意思
wánglùn

亡论

简体亡论
繁体亡論
拼音wáng lùn
注音ㄨㄤˊ ㄌ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áng wú,(1) 逃。【组词】:逃亡。流亡。(2) 失去。【组词】:亡佚。亡羊补牢。(3) 死。【组词】:伤亡。死亡。(4) 灭。【组词】: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古同“无”,没有。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基本含义

指错误的言论或观点,容易导致失败或毁灭。

亡论的意思

亡论 [wáng lùn]

1. 暂且不说,不必论及。

亡论 引证解释

⒈ 暂且不说,不必论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亡论太始以前,即 汉 秦 间姓名,絶少此类。”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单説这 明水 地方,亡论那以先的风景。”


亡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没释义:⒈不能终天年。指非自然死亡。《礼记·檀弓下》:“﹝ 阳处父 ﹞行并植於 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郑玄 注:“没,终也。”孔颖达 疏:“言不得以理终没其身。”《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王 其不没乎?”杜预 注:“不以寿终。”⒉不沉没。《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非有﹞ 智伯 灌激之害”李善 注引《史记》:“晋 智伯 攻 晋阳,引 汾水 灌其城,不没者二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⒊不埋没。宋 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於无穷也。”
    • 2.
      丧师释义:⒈谓失去民心。《诗·大雅·文王》:“殷 之未丧师,克配上帝。”郑玄 笺:“师,众也。”⒉谓战败而损失军队。《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晋 陆机《辩亡论下》:“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明 王琼《双溪杂记》:“毛鋭 丧师不加罪。”
    • 3.
      义兵释义:⒈犹义师。 《穀梁传·宣公四年》:“﹝ 鲁 ﹞伐 莒,义兵也。”晋 潘岳《西征赋》:“工徒斲而未息,义兵纷以交驰。”《旧唐书·高祖纪》:“羣贼蜂起,江都 阻絶,太宗 与 晋阳 令 刘文静 首谋,劝举义兵。”⒉古时统治阶级为保卫其利益而临时组织的武装。晋 陆机《辨亡论上》:“昔 汉 氏失御,姦臣窃命……王室遂卑。於是羣雄蜂骇,义兵四合。”《新五代史·杂传九·刘景岩》:“晋高祖 起兵 太原,唐废帝 调民七户出一卒为义兵。”⒊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后汉书·樊宏传》:“王莽 末,义兵起,刘
    • 4.
      云扰释义:像云一样的纷乱。 比喻动荡不安。汉 扬雄《长杨赋》:“豪杰靡沸云扰,羣黎为之不康。”隋 卢思道《北齐兴亡论》:“往者 魏 人失御,六合云扰,河 朔 关 右,翦为二国。”《三国演义》第三七回:“玄德 曰:‘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 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递千八百十二年,拿破仑 挫于 墨斯科 之酷寒大火,逃归 巴黎,欧 土遂为云扰,竟举其反抗之兵。”
    • 5.
      勤民释义:⒈劳苦百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 违 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韦昭 注:“勤,劳也。”⒉尽心尽力于民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杜预 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汉 班固《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统牧。”晋 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典故》:“犹以玩物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训焉。”
    • 6.
      多谋善断释义:也说好谋善 断。 计策办法多,又善于判断决定。也指多思考、多商量并善于作出决定。晋陆机《辨亡论》:“畴咨 俊茂,好谋善断。”
    • 7.
      夷庚释义:⒈平坦大道。《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杜预 注:“夷庚,吴 晋 往来之要道。”孔颖达 疏:“夷,平也。《诗序》云:‘《由庚》,万物得由其道。’是以庚为道也……知谓塞 吴 晋 往来之要道也。”晋 陆机《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⒉平坦貌。南朝 陈 徐陵《陈公九锡文》:“鄂坂 之隘斯开,夷庚之道无塞。”宋 文天祥《题颜景彝八窗玲珑》诗之二:“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⒊比喻王政。《文选·束晳<补亡诗>》:“荡荡夷庚,物则由之。”李善 注:“喻王者之德,羣
    • 8.
      守文释义:本谓遵循 文王 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公羊传·文公九年》:“继 文王 之体,守 文王 之法度。”《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也。”司马贞 索隐:“守文犹守法也,谓非受命创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为之主耳。”晋 陆机《辩亡论》上:“虔修遗宪,政无大闕,守文之良主也。”《新唐书·姚崇宋璟传赞》:“故 唐 史臣称 崇 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始,此所以佐 唐 使中兴也。”宋 王安石《委任》:“当是时,守文之盛者,二君(汉文
    • 9.
      岷益释义:古代泛指 四川 北部地区。岷,指 岷(汶)山郡;益,指 益州。晋 陆机《辩亡论下》:“魏 人据中 夏,汉 氏有 岷益,吴 制 荆 杨 而奄 交 广。”《南史·明僧绍传》:“泰始 季年,岷 益 有山崩,淮水 竭 齐郡。”
    • 10.
      帝座释义:⒈帝王的座位。 晋 陆机《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⒉亦作“帝坐”。古星名。属天市垣。即武仙座α星。战国 甘德 石申《星经》:“帝座一星在市中,神农所贵,色明润。”《后汉书·襄楷传》:“荧惑入太微,犯帝坐。”宋 王安石《和吴冲卿集禧斋词》:“帝坐遥临物,星图俯映人。”清 龚自珍《夜坐》诗:“一山突起邱陵妬,万籟无言帝坐灵。”
    • 11.
      异人释义:⒈亦作“异人”。他人;别人。《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高亨 注:“异人,别人,外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规异事与同计,誉异人与同行者,则以饰之无伤也。”清 唐甄《潜书·吴弊》:“吴 人发塚,非异人,即其子孙也。”⒉不寻常的人;有异才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见 主父 而嘆息。羣臣慕向,异人并出。”晋 陆机《辨亡论》上:“异人辐凑,猛士如林。”唐 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卢
    • 12.
      强寇释义:亦作“彊寇”。强大的敌寇。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晋 陆机《辩亡论》下:“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唐 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短小精悍姿,屹然强寇敌。”《东周列国志》第八一回:“莫怨强臣与强寇,分明自己凿凶门。”
    • 13.
      敏妙释义:⒈明快,隽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⒉敏捷颖悟。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 14.
      敦率释义:⒈谨守;恪遵。晋 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⒉犹敦勉。唐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僕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樊汝霖 注:“敦率,犹敦勉也。”清 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余衰病多事,不可自敦率。”参见“敦勉”。
    • 15.
      机事释义:⒈机巧之事。《庄子·天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实无机心,翻成机事,汉阴 丈人闻之,岂不大笑。”清 金农《送宣城沉隐君游楚中》诗:“君访 汉阴 好,机心机事无。”参见“机心”。⒉指国家枢机大事。《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 为腹心…… 平晏 领机事。”晋 陆机《辩亡论上》:“孟宗、丁固 之徒为公卿,楼玄、贺邵 之属掌机事。”《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隗 虽在外,而朝廷机事,进退士大夫,帝皆与之密谋。”⒊
    • 16.
      永年释义:⒈长寿。 《书·毕命》:“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汉 傅毅《舞赋》:“娱神遗老,永年之术。”三国 魏 曹操《龟虽寿》诗:“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靳以《泥路》:“她知道他是不会永年的,死亡时时可以唤着他。”⒉指长久。晋 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 17.
      江介释义:⒈江岸;沿江一带。《楚辞·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 江 介之遗风。”晋 陆机《辩亡论下》:“于时大邦之众,云翔电发,悬旍 江 介,筑垒遵渚,襟带要害,以止 吴 人之西。”唐 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閭。”清 冯桂芬《重建张忠敏公祠记》:“公抚 吴 凡六年,时流贼出没 江 介。”⒉江 左。指 长江 以东之地。《文选·左思<魏都赋>》:“况 河 冀 之爽嵦,与 江 介之湫湄。”吕向 注:“介,左也。”唐 柳宗元《游朝阳岩二十韵》:“羈贯去 江 介,世仕尚 函 崤。
    • 18.
      絶命释义:犹死亡。《书·高宗肜日》:“非天夭民,民中絶命。”晋 陆机《辨亡论》上:“而 陆公 亦挫之 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絶命 永安。”明 夏完淳《大哀赋》序:“先君絶命,哭葯房於九渊。”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自从得病之日起,一直到旧历端午节的午时绝命的时候止,中间经过有一个多月的光景。”
    • 19.
      荆南释义:⒈荆州 一带。亦泛指南方。《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 武烈皇帝 慷慨下国,电发 荆南。”张铣 注:“坚 起兵於 荆州,故云 荆南 也。”《宋书·王弘传》:“敷政 江 汉,化被 荆南。”唐 为方镇名,辖今 湖北、湖南、四川 间部分地区。⒉五代 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 高季兴 任 后梁荆南 节度使,924年受 后唐 封为 南平王,世称 荆南 或 南平。963年为 北宋 所灭。
    • 20.
      荆吴释义:⒈春秋 时的 楚国 与 吴国,后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荆 吴 郑 卫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晋 陆机《辩亡论上》:“﹝ 孙权 ﹞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而与天下争衡矣。”唐 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⒉汉 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汉书·诸侯王表》:“东带 江 湖,薄 会稽,为 荆吴。”颜师古 注:“文颖 曰:‘即今 吴 也。高帝 六年为 荆国,十年更名 吴。’荆吴,同是一国也。”

亡论(wangl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亡论是什么意思 亡论读音 怎么读 亡论,拼音是wáng lùn,亡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亡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