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屦 [gé jù]
1. 《诗·魏风》篇名。写一个女奴为其女主人辛苦劳动不得温饱的情景,讽刺了贵族妇女的傲慢和做作。
葛屦 引证解释
⒈ 用葛草编成的鞋。
引《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
《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
宋 陆游 《东偏小室去日最远每为逃暑之地戏作五字》:“渴爱飱浆美,慵便葛屨轻。”
《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忽有二使,布袍葛屨,联袂而来。”
国语词典
葛屦 [gé jù]
⒈ 《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二章。
引根据〈诗序〉:「葛屦,刺褊也。」
首章二句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葛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履霜释义:⒈踩踏霜地。 《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晋 潘岳《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⒉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郑藻如《<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参见“履霜坚冰”。⒊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郑玄 注:“为感时念亲也。”宋 苏轼《元祐元年
- 2.
掺掺释义:⒈女手纤美貌。 《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毛 传:“掺掺,犹纤纤也。”南朝 宋 刘铄《白紵曲》:“佳人举袖耀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唐 李咸用《塘上行》:“红綃撇水荡舟人,画橈掺掺柔荑白。”明 叶小鸾《艳体连珠·手》:“故春日迴文,逞掺掺于机锦;秋风捣练,响皎皎於砧声。”清 纳兰性德《和元微之杂忆诗》之二:“春葱背痒不禁爬,十指掺掺剥嫩芽。”⒉盛大众多貌。《南齐书·祥瑞志》引 王子年 歌:“三禾掺掺林茂孳,金刀利刃 齐 刈之。”
- 3.
要襋释义:《诗·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后以“要襋”指好衣裳。
- 4.
陿隘释义:⒈狭窄迫隘。《诗·魏风·葛屦序》:“魏 地陿隘,其民机巧趋利。”陆德明 释文:“陿……本或作狭,依字应作陜。”《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隆(马隆)以山路陿隘,乃作扁箱车。”胡三省 注:“陿,与狭同。车箱扁,则可行狭路。”《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初,拜甡 命筑门外短墙,委曲陿隘,仅容二三人得过,以防 蒙古 夺门。”⒉谓心胸、见识等不宏大宽广。《淮南子·本经训》:“大而行小,则陿隘而不容。”高诱 注:“行小则政陿隘而不容包臣下。”清 厉鹗《东城杂记·自序》:“虽见闻陿隘,或遇嘉客见临,聊举为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