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高丽伎 高丽伎的意思
gāo

高丽伎

简体高丽伎
繁体高麗伎
拼音gāo lí jì
注音ㄍㄠ ㄌㄧˊ ㄐㄧ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组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2) 高度。【例句】:他身高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组词】:高级。高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组词】: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5) 声音响亮。【组词】:引吭高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组词】: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7) 热烈、盛大。【组词】:高昂。兴高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组词】: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组词】:高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组词】:高锰酸钾。(11) 姓。

lì lí,(1) 〔高丽〕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2) 同“罹”,遭遇。

jì qí,(1) 技巧,才能。【例句】:伎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亦作“技痒”)。伎俩(liāng )。(2)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 〔伎伎〕奔走的样子,如“鹿斯之奔,惟足伎伎”。

基本含义

形容表演技艺高超的演员或艺术家。

高丽伎的意思

高丽伎 [gāo lí jì]

1. 隋时七部乐之一。采用高丽乐曲,配以十四种乐器,由十八人演奏。

高丽伎 引证解释

⒈ 隋 时七部乐之一。采用 高丽 乐曲,配以十四种乐器,由十八人演奏。

《隋书·音乐志下》:“始 开皇 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高祖 即位,仍 隋 制设九部乐……《高丽伎》,有弹筝、搊筝、凤首箜篌、卧箜篌、竪箜篌、琵琶。”


高丽伎是什么意思 高丽伎读音 怎么读 高丽伎,拼音是gāo lí jì,高丽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高丽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