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薪俸 薪俸的意思
xīnfèng

薪俸

简体薪俸
繁体
拼音xīn fèng
注音ㄒㄧㄣ ㄈ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n, ◎ 柴火。【例句】: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fèng, ◎ 官员等所得的薪金。【组词】:俸禄。薪俸。俸给(jǐ)。俸金。

基本含义

指工资、薪水。

薪俸的意思

薪俸 [xīn fèng]

1. 薪水,俸给的合称。

[salary; pay;]

薪俸 引证解释

⒈ 薪金。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薪俸》:“国初官员有给薪之例,故至今薪俸之名犹在人口。”
邹韬奋 《经历》二:“在铁路上做了工程师,每月有着一千或八百元的丰富的薪俸。”


国语词典

薪俸 [xīn fèng]

⒈ 工作的酬劳。

如:「她家现在只靠她那一点微薄的薪俸度日了。」


薪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金之俸释义:一:比喻很少;金:金钱;俸:俸禄。很少的一点薪俸。比喻微薄的待遇。
    • 2.
      不赀之禄释义:赀:计算,估量;禄:古代官吏的薪俸。不可计量的薪俸。比喻待遇极高。
    • 3.
      俸册释义:记载官吏薪俸的簿书。
    • 4.
      俸工释义:泛指官员和官役工的薪俸。
    • 5.
      俸户释义:唐 宋 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一月﹞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胡三省 注:“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俸禄》:“太祖 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欲高吏之行以便民,於是定俸户之制,脩益俸之令。”
    • 6.
      充饩释义:供职。 饩,饩廪,即薪俸。
    • 7.
      克俸释义:扣减薪俸。《金史·百官志四》:“旧制,凡监临使司、院务之商税,增者有赏,亏者剋俸。”《金史·百官志四》:“﹝ 大定 ﹞二十年,詔十万贯以上盐酒等使,若亏额五厘,剋俸一分。”《金史·百官志四》:“﹝ 大定 ﹞二十三年,以省除提控官、与运司置司处,亏课一分剋俸一分,其罚涉重。”
    • 8.
      全禄释义:⒈谓国君拥有俸禄而不给予臣下。《管子·侈靡》:“毋全禄贫国而用不足,毋全赏好德恶亡使常。”尹知章 注:“欲全其禄,不以与下,则贤去而人散,故国逾贫而逾不足也。”⒉旧时指按其官职而给予全部薪俸。《旧唐书·卢从愿传》:“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终身。”
    • 9.
      兵饷释义:军人的薪俸和给养。现称军饷。
    • 10.
      升斗释义:⒈容量单位。十合为升,十升为斗。⒉比喻微薄的薪俸。⒊借指少量的米粮、口粮。⒋借指酒。
    • 11.
      双俸释义:双倍的薪俸。
    • 12.
      奉钱释义:⒈资助之钱。 ⒉薪俸。
    • 13.
      年俸释义:按年计算的薪俸。
    • 14.
      折腰禄释义: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遂以“折腰禄”指下级官吏的微薄薪俸。
    • 15.
      持禄保位释义:禄:旧时官吏的薪俸。 为了保持俸禄官位,大臣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也指大臣有过失不肯引咎辞职。
    • 16.
      持禄取容释义:持:拿;禄:薪俸;取容:取悦。指为保住职位而去取悦别人。
    • 17.
      斗升之禄释义:微薄的薪俸。
    • 18.
      月俸释义:亦作“月奉”。 旧时官吏每月所得的俸钱、禄米。后亦泛指每月的薪俸。
    • 19.
      罚俸释义:旧时官吏因过误而停发薪俸若干时日的一种处分。 《旧唐书·张荐传》:“﹝ 逢吉 ﹞罢相,裴度 发其事,逢吉 坐罚俸。”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减场解元》:“御製文字,考订不差,洪模 妄肆詆毁,本当重治,姑罚俸三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失察在先,正办在后,顶多不过一个罚俸的处分罢了。”
    • 20.
      花头勇释义:指 法国 组织的洋枪队士兵。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买忒勒与史致谔函》:“本统领所带花头勇,每月薪俸等类共银七千两,係合洋一万元。”原注:“‘緑头’、‘花头’係 英 法 洋枪队简称。按 许瑶光《谈浙》説:‘法国 用花布缠头,英国 则用緑布,故人呼緑头、花头云。’”

薪俸(xinf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薪俸是什么意思 薪俸读音 怎么读 薪俸,拼音是xīn fèng,薪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薪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