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 [jiāo rén]
1. 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3. 捕鱼者,渔夫。
鲛人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引杨慎 《升庵诗话·子书传记语似诗者》引《韩诗外传》:“荆山 不贵玉,鮫人不贵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唐 杜甫 《雨》诗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织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带着鲛人和蜃女,在绿色的云片里嬉戏。”
⒉ 捕鱼者,渔夫。
引唐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饔人受鱼鮫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仇兆鳌 注:“鮫人,捕鱼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龙涎,﹞鮫人採之,以为至宝。”
国语词典
鲛人 [jiāo rén]
⒈ 传说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鱼。善织绢纱。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鲛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襄释义:⒈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 《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 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一说,“七襄,织文之数也。《诗》意谓望彼织女,终日织文至七襄之多,终不成报我之文章也。”见 明 周祈《名义考·七襄》。南朝 宋 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唐 康翊仁《鲛人潜织》诗:“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清 钮琇《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颜,天孙七襄而锦文。”⒉指织女星。唐 杜审言《七夕》诗:“天街七襄转
- 2.
弄珠释义:⒈玩珠。指汉皋二女事。⒉指鲛人泣珠故事。⒊古时百济杂戏的一种。
- 3.
感恩珠释义: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常用以指受恩施报。
- 4.
泉先释义:泉先,水族,即鲛人。谓人鱼之灵异者。
- 5.
泉客释义:即鲛人。
- 6.
泣珠释义: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 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 吠勒国 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晋 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 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綃。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 7.
泪绡释义:即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
- 8.
海绡释义:即鲛绡。一名龙纱。传说为海中鲛人所织。唐 李贺《秦王饮酒》诗:“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綃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 9.
渊客释义:⒈船夫。⒉鲛人。古代神话中的人鱼。
- 10.
灵鲛释义:指鲛人。
- 11.
绞绡释义:⒈鲛绡。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泛指细薄的纱。⒉鲛绡。指手帕。
- 12.
蛇市释义:亦作“虵市”。传说中鲛人的市集。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扬州 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蛟布。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
- 13.
蛟布释义:传说鲛人所织的织物。蛟,通“鮫”。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扬州 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蛟布。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参见“蛟綃纱”。
- 14.
蛟绡释义: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泛指绢帛。蛟,通“鮫”。亦喻轻烟细雨。唐 罗隐《江南行》:“江烟溼雨蛟綃软,漠漠小山眉黛浅。”宋 陆游《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美人再拜乞利市,醉墨飞落生蛟綃。”参见“蛟綃纱”。
- 15.
蛟绡纱释义: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蛟,通“鮫”。
- 16.
鲛人泣珠释义:典出《洞冥记》:“﹝ 吠勒国 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后以“鮫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
- 17.
鲛国释义:谓鲛人所居之地。借指 广东。
- 18.
鲛女释义:指鲛人。
- 19.
鲛奴释义:鲛人水居于海中,因以“鮫奴”蔑称来自海上的外国侵略者。
- 20.
鲛客释义:犹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