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道 [fù dào]
1. 参见:复道,复道。
复道 引证解释
⒈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復,通“复”。
引《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
《史记·留侯世家》:“上在 雒阳 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
《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殿屋復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⒉ 指水陆两路。復,通“复”。
引唐 皇甫冉 《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道向 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
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 咸阳 北阪上,南临 渭,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唐 杜甫 《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
《花月痕》第八回:“荷生 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迴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
国语词典
复道 [fù dào]
⒈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也作「复道」、「复陆」。
引《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闲往,数跸烦人,迺作复道,方筑武库南。」
复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朝释义:⒈古代宫殿的别称。指 汉 长乐宫。太后所居。因在 未央宫 之东,故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为东朝 长乐宫,及閒往,数蹕烦人,迺作复道。”裴駰 集解引《关中记》:“长乐宫 本 秦 之 兴乐宫 也。汉 太后常居之。”《汉书·灌夫传》:“东朝廷辩之。”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东朝,太后朝也。”⒉也借指太后、太妃。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妃阁》诗之三:“孝心日奉东朝养,俭德应师大练风。”王文诰 注:“按《汉书》惠帝 东朝 长乐宫,时 吕太后 居 长乐,后世称太后为东朝。”明 张居正《挽歌》之八:
- 2.
复陆释义:⒈复姓。 汉 有 复陆友,以 匈奴 降 汉,封 杜侯。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⒉即复道。《文选·张衡<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薛综 注:“复陆,复道阁也。於上转石,以象雷声。”高步瀛 义疏:“朱珔 曰:‘《左氏·昭四年传》:“日在北陆。”服 注云:“陆,道也。”故注以复陆为复道。’……注‘阁’字殆衍。”参见“复道”。⒊重迭貌。
- 3.
复道释义:⒈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 復,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 雒阳 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殿屋復道周阁相属。”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⒉指水陆两路。復,通“复”。唐 皇甫冉《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
- 4.
夹城释义:⒈犹夹寨。 《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唐神闵敬皇后刘氏》:“庄宗 攻 梁 军於夹城。”⒉两边筑有高墙的通道。《旧唐书·玄宗纪上》:“﹝ 开元 二十年六月﹞遣 范安及 於 长安 广 万花楼,筑夹城至 芙蓉园。”清 洪昇《长生殿·雨梦》:“喜听説如花貌犹兀自现在人间,当面堪邀;忙教潜出了御苑内夹城复道。”
- 5.
平坐释义:⒈谓不分尊卑地就坐。《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赐 许男 骏马十六,许男 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唐 刘肃《大唐新语·郊禅》:“景龙 之季,有事圜丘,韦庶人 为亚献,皆受其咎,平坐斋郎及女人执祭者,亦多夭卒。”《太平广记》卷九引《神仙传·王烈》:“张子道 者,年九十餘,拜 烈,烈 平坐,收之座。”⒉古代建筑名词。即复道,阁道。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三:“贼居平坐,顾视城中,无不委悉。”宋 李诫《营造法式,诸作异名·平坐》:“其名有五:一曰阁道,二曰墱道,三曰飞陛,四曰平坐,五曰鼓坐。”梁思成《建筑和建筑艺术
- 6.
昆仑道释义:指 汉 时 汶上 明堂的通道。 《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上令 奉高 作明堂 汶上,如 带(公玊带)图。及五年脩封,则祠 太一、五帝於明堂上坐……天子从 昆仑道 入,始拜明堂如郊礼。”司马贞 索隐:“玊带 明堂图中为复道,有楼从西南入,名其道曰 崑崙。言其似 崑崙山 之五城十二楼,故名之也。”参见“昆仑”。
- 7.
月游释义:⒈见“月游”。 ⒉亦作“月游”。谓每月奉帝王衣冠出游。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游高庙?”裴駰集解引应劭曰:“月出高帝衣冠,备法驾,名曰游衣冠。”清顾炎武《恭谒孝陵》诗:“衣冠天象远,法驾月游新。”清顾炎武《闰五月十日恭谒孝陵》诗:“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游。”
- 8.
淩云释义:直上云霄。战国 楚 宋玉《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宋 苏轼《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 9.
神皇释义:⒈神灵。三国 魏 曹植《飞龙篇》:“我知真人,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楼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⒉指帝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有意识地要利用折衷手段来消灭社会的进化,使神皇的位置得以子子孙孙继继承承。”⒊唐 武则天 的称号。《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垂拱 四年﹞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 圣母神皇 ……十二月己酉,神皇 拜 洛水,受《天授圣图》,是日还宫。”
- 10.
窅窕释义:⒈亦作“窅窱”。幽深貌;阴暗貌。宋 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清 厉鹗《东城杂记·庾园》:“复道何逶迆,重门殊窅窱。”⒉宛转曲折貌。唐 韩愈《岐山下》诗:“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林纾《登泰山记》:“律以皴法,类 黄鹤山樵(王蒙),细文麻起,迴復窅窱。”⒊犹窈窕。指美女。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观鬭兽於虎圈,望窅窕於 披香。”
- 11.
结绮阁释义:南朝 陈后主 至德 二年,起 临春、结绮、望仙 三阁,阁高数丈,并数十间,窗牖、壁带之类皆以沉檀香木为之,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其服玩之属,瑰奇珍丽,穷极奢华,近古所未有。 后主 自居 临春阁,张贵妃 居 结绮阁,龚 孔 二贵嫔居 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见《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唐 欧阳询《道失》诗:“不下 结綺阁,空迷 江令 语。”亦省作“结綺”。唐 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诗:“臺城 六代竞豪华,结綺 临春 事最奢。”宋 王安石《金陵绝句》之二:“结綺 临春 歌舞池,荒蹊狭巷两三家。”《剪灯馀话
- 12.
虹蜺阁释义:悬空的复道。
- 13.
高寝释义:⒈古代最初受封君王的寝宫。《春秋·定公十五年》:“壬申,公薨于高寝。”《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路寝者何?正寝也”汉 何休 注:“天子诸侯皆有三寝:一曰高寝,二曰路寝,三曰小寝。父居高寝;子居路寝;孙从王父母,妻从夫寝;夫人居小寝。”汉 刘向《说苑·修文》:“高寝者,始封君之寝也……继体君世世不可居高祖之寝,故有高寝。”⒉高祖的陵寝。《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何自筑复道 高寝,衣冠月出游 高庙?”南朝 梁 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何以肃拜 高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