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脍炙 脍炙的意思
kuàizhì

脍炙

简体脍炙
繁体膾炙
拼音kuài zhì
注音ㄎㄨㄞ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uài, ◎ 细切的肉。【组词】:脍鲤。脍炙人口(喻诗文或事物受人欢迎,被人传诵)。

zhì,(1) 烤。【组词】: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2) 烤肉。【例句】: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3) 喻受到熏陶。【例句】: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音乐深受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脍炙的意思

脍炙 [kuài zhì]

1. 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2. 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

4. 犹宰割,处置。

脍炙 引证解释

⒈ 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孟子·尽心下》:“公孙丑 问曰:‘膾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 曰:‘膾炙哉!’”
汉 枚乘 《七发》:“羞炰膾炙,以御宾客。”
宋 杨万里 《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膾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
清 刘大櫆 《<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

⒉ 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参见“膾炙人口”。

宋 司马光 《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 寇準 诗﹞为人膾炙。”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膾炙者,亦缀其末。”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成语破》:“浙江 陈煒 字 本叔,时艺膾炙一时。”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滕王阁 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 王勃 一序,膾炙今古。”

⒊ 犹宰割,处置。

明 李贽 《与刘肖川》:“尊翁兹转,甚当,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矣。”


脍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别字释义:⒈写错或念错的字。即该写这个字却写成另一个字,该念这个字音却念成另一个字音。如把“接洽”写成“接恰”;把“脍炙人口”的脍(kuài)念成烩(huì)。⒉别号。
    • 2.
      四季歌释义:《四季歌》是1937年老电影《马路天使》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插曲。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周璇原唱,也是国人最为熟悉的《四季歌》。后人邓丽君、宋祖英等也翻唱过。后港人依照原曲,由杨绍鸿填词,陈松伶演唱,为粤语版。
    • 3.
      孟郊释义:(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现在浙江省德清县)人。他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 4.
      炙脍释义:⒈烧烤切细的肉。亦指烹调。《周礼·天官·序官》“醢人”唐 贾公彦 疏:“彼有膷臐、烧胾、炙膾之属。”郭沫若《蜩螗集·水中赞》:“筋肉肺肝,供人炙脍。”⒉犹脍炙。交口称誉。清 赵翼《龙尾关》诗:“至今勛伐炳,人口尚炙膾。”
    • 5.
      脍炙人口释义: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 6.
      辕门射戟释义: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脍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别字释义:⒈写错或念错的字。即该写这个字却写成另一个字,该念这个字音却念成另一个字音。如把“接洽”写成“接恰”;把“脍炙人口”的脍(kuài)念成烩(huì)。⒉别号。
    • 2.
      四季歌释义:《四季歌》是1937年老电影《马路天使》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插曲。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周璇原唱,也是国人最为熟悉的《四季歌》。后人邓丽君、宋祖英等也翻唱过。后港人依照原曲,由杨绍鸿填词,陈松伶演唱,为粤语版。
    • 3.
      孟郊释义:(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现在浙江省德清县)人。他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 4.
      炙脍释义:⒈烧烤切细的肉。亦指烹调。《周礼·天官·序官》“醢人”唐 贾公彦 疏:“彼有膷臐、烧胾、炙膾之属。”郭沫若《蜩螗集·水中赞》:“筋肉肺肝,供人炙脍。”⒉犹脍炙。交口称誉。清 赵翼《龙尾关》诗:“至今勛伐炳,人口尚炙膾。”
    • 5.
      脍炙人口释义: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 6.
      辕门射戟释义: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脍炙造句

1.一年一度的阿里山樱花季,素来脍炙人口。

2.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早已脍炙人口。

3.这家的小笼汤包脍炙人口,许多人慕名而来,天天高朋满座。

4.他秒笔生花,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5.年一度的阿里山樱花季,素来脍炙人口。

6.真正的经典,往往能传诵不绝,脍炙人口。

7.谈到武侠小说,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金庸的作品。

8.年一度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早已脍炙人口。

9.我国古代大诗人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

10.这部电影必定有其特色,否则为何能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11.凡一代文学作品,有脍炙人口者,亦有默默无闻者。

12.着名的唐代诗圣李白先生,他创作的诗总是脍炙人口。

13.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脍炙人口。

14.我要好好学习写作文,好让我的作品也像李白、杜甫的诗那样脍炙人口。

15.著名的唐代诗圣李白先生,他创作的诗总是脍炙人口。

16.推敲从此也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写诗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17.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18.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19.他的生花妙笔与政治分析相得益彰,使他的文章脍炙人口。

20.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很感人、很细腻,并且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脍炙(kua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脍炙是什么意思 脍炙读音 怎么读 脍炙,拼音是kuài zhì,脍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脍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