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力 [tóng lì]
1. 力量相等。同事功。齐心协力;共同出力。
同力 引证解释
⒈ 力量相等。
引《书·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义。”
孔 传:“力钧则有德者胜。”
⒉ 同事功。
引《吕氏春秋·应同》:“王者同义,霸者同力。”
毕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
⒊ 齐心协力;共同出力。
引《管子·重令》:“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公羊传·僖公五年》:“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
何休 注:“言灭者臣子与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辞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
唐 罗隐 《筹笔驿》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明 李贽 《又与周友山书》:“我塔事无经营之苦,又无抄化之劳,听其自至,任其同力,只依我规制耳。”
同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附释义:亲近依附。《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汉 郑玄 注:“亲,谓使之相亲附。”《淮南子·兵略训》:“羣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宋 曾巩《熙宁转对疏》:“近者使之亲附,远者使之服从。”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 彭述文 ﹞提倡革命阅十年,地望益高,而亲附盖寡。”
- 2.
协力齐心释义: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 3.
协契释义:犹同心,一致。《晋书·简文帝纪》:“羣后竭诚,协契断金。”《南史·宋纪上·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蠭起。”《周书·贺拔岳传》:“齐神武 既忌 岳 兄弟功名,岳 惧,乃与 太祖 协契。”《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守贞 自谓天人协契,乃自称 秦王。”
- 4.
同力释义:⒈力量相等。 《书·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孔 传:“力钧则有德者胜。”⒉同事功。《吕氏春秋·应同》:“王者同义,霸者同力。”毕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⒊齐心协力;共同出力。《管子·重令》:“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公羊传·僖公五年》:“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何休 注:“言灭者臣子与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唐 罗隐《筹笔驿》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明 李贽《又与周友山书》:“我
- 5.
威命释义:⒈指军令,政令。《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逸周书·商誓》:“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惟新誥命。’”⒉犹威信,威望。《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 可败也。”⒊犹威权。谓权力威势。《宋书·天文志二》:“是时 长沙王 擅权,后 成都、河间、东海 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 6.
徒卒释义:步兵。泛指兵卒。《左传·哀公十一年》:“冉有 以 武城 人三百为己徒卒。”《列子·汤问》:“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撝则诸侯从命。”《三国志·魏志·赵俨传》:“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 仁 隔絶不得同力,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
- 7.
悔尤释义:犹怨恨。 语本《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唐 元稹《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宋 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诗:“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最后决意报讎同力勠,洒血书誓无悔尤。”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
- 8.
正爵释义:⒈古代宾主行投壶之礼,以矢投壶中,胜者饮负者之爵,称为“正爵”。 《礼记·投壶》:“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孔颖达 疏:“正爵,谓胜饮不胜之爵也。以其正礼,故谓为正爵。”⒉正式的爵位。汉 班固《白虎通·爵》:“侯者,百里之正爵。”《公羊传·僖公五年》“冬,晋 人执 虞公。虞 已灭矣,其言执之何……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汉 何休 注:“虞 称公者,夺正爵,起从灭也。”
- 9.
秦晋之缘释义:⒈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 ⒉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⒊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三国演义》
- 10.
齐心并力释义:众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