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学报 学报的意思
xuébào

学报

简体学报
繁体學報
拼音xué bào
注音ㄒㄩㄝˊ ㄅ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基本含义

指学术性刊物,通常由学术机构或学术团体出版,用于发布学术研究成果。

学报的意思

学报 [xué bào]

1. 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定期出版的学术性刊物。

[learned journal; journal;]

学报 引证解释

⒈ 学术机构、团体或高等学校等出版的学术性刊物。


国语词典

学报 [xué bào]

⒈ 学术团体定期出版的报纸、刊物。

如:「这一期的学报内容很扎实。」


学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涂释义:⒈亦作“中途”。 半路;途中。《列子·力命》:“中涂遇 东郭 先生。”唐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宋 司马光《重经车辋谷》诗:“中涂太息坐磐石,涕泗不觉双滂沱。”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日前寄上《文学报》四份,收到否?该报似中途遗失的颇多。”⒉指事情的进程中。《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王逸 注:“今信用谗言,中道而更背我也。”宋 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邹韬奋《民众的要求》:“中途决不妥协,那
    • 2.
      国防大学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是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所高级合同指挥院校,直属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担负着培养陆、海、空军指挥干部,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及中央国家机关部以上负责干部,并从事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各总部的决策起咨询作用的任务。学校坐落在首都北京,由主院和研究生院组成。总占地面积5亩。学校教学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备。藏书130万册、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设备、《国防大学学报》和出版社等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利条件。
    • 3.
      少作释义:年轻时的作品。 《文学报》27:“在旧档案里发现了这刊物的残本,其中收载有 王先生 的少作,计旧体诗六首,文言小说一篇和这篇《秋夜赋》。”
    • 4.
      折片释义: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 《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几经查询迄无着落,所发现的却是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各项杂支用款不造册报户部核销的折片。”
    • 5.
      摺片释义: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 《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几经查询迄无着落,所发现的却是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各项杂支用款不造册报户部核销的折片。”
    • 6.
      暗色释义:比正色浓或暗的颜色。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比它浓黑的,称为‘暗色’。”《文学报》26:“接待我们的是一个中年的 马来 妇女,披着暗色碎花的纱笼,一古脑儿地操着马来话。”
    • 7.
      棼杂释义:杂乱。 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世无 孔公,史法不箸。《尚书》五家,年月阔絶。周 鲁 旧记,棼襍失伦。”
    • 8.
      水过地皮湿释义:⒈喻多少也沾一点利益。《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⒉喻仅及表面,未能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中年教师的工作负担重,不可能长时间地坐下来读书,若不围绕着科研进修,容易形成泛览,‘水过地皮湿’。”
    • 9.
      祖宗神释义:奉为祖先的神。 《山海经·海外西经》“灭蒙鸟在 结 匈国 北”袁珂 校注:“舜 与 伯益 盖皆东方 殷 民族传説中之祖宗神,亦即《诗·玄鸟》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 商’之玄鸟,即燕子之化身。”《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伏羲 原是南方地区许多部落传说里的祖宗神,至今西南少数民族还保存着有关他的传说。”
    • 10.
      胡书释义:⒈胡人的文字。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天文、画绘、棊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鍊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⒉指科斗书。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陶唐 之世,越常国 献千岁神龟,方三尺餘,背上有文科斗书,记开闢以来。帝命録之,谓之龟歷。伏滔 述帝功德铭曰:‘胡书龟歷之文。’”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新野 有生祠之庙,河 南有胡书之碣。”一说,胡书之碣谓 三国 胡昭 所书之碣。参阅 周一良《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见《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 11.
      训辞释义:训教之言。 《左传·僖公七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率诸侯以讨 郑,郑 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晋书·文苑传·李充》:“然则圣人之在世,吐言则为训辞,莅事则为物轨。”宋 王珪《王尧臣可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制》:“训辞鬯于帝謨,心计羡于邦赋。”清 刘大櫆《卢氏二母传》:“既引退而后加之以训辞,未尝不喟然而叹也。”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训辞深厚,宜为典常。”
    • 12.
      陈宝箴释义:(1831-1900)清末维新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按察使、布政使。1895年任湖南巡抚,与黄遵宪等倡办新政。设矿务、轮船、制造公司,开办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并奏荐谭嗣同、杨锐等佐新政。为清末地方官员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时被革职。
    • 13.
      魁杓照我释义:我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书法作品,为纪念《文学报》创刊三十周年创作,并在2011年5月16日-22日在上海举办的“当代文人书画展”上展出。

学报(xueb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学报是什么意思 学报读音 怎么读 学报,拼音是xué bào,学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学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