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燎 [chái liáo]
1. 古代祭祀之一。烧柴祭天。
3. 指祭天用的柴。
柴燎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祀之一。烧柴祭天。
引《文选·潘岳<闲居赋>》:“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
李善 注:“《尔雅》曰:‘祭天曰燔柴。’ 郭璞 曰:‘既祭,积薪烧之。’”
《梁书·范云传》:“天监 元年, 高祖 受禪,柴燎於南郊, 云 以侍中参乘。”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
⒉ 指祭天用的柴。
引明 张居正 《太狩记》:“朝诸侯,燔柴燎,享上帝。”
柴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愆咎释义:罪过。《后汉书·章帝纪》:“朕新离供养,愆咎众著,上天降异,大变随之。”唐 皮日休《旌王宇》:“若 宇 之道真忠烈之士哉。不以其父得天下为利,以反道为虑;不以己将为天子之子为贵,以愆咎为戒。”《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五年》:“为坛於 泰山,柴燎祀天,以岁旱谢愆咎,礼如南郊。”
- 2.
柴燎释义:⒈古代祭祀之一。烧柴祭天。《文选·潘岳<闲居赋>》:“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李善 注:“《尔雅》曰:‘祭天曰燔柴。’郭璞 曰:‘既祭,积薪烧之。’”《梁书·范云传》:“天监 元年,高祖 受禪,柴燎於南郊,云 以侍中参乘。”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⒉指祭天用的柴。明 张居正《太狩记》:“朝诸侯,燔柴燎,享上帝。”
- 3.
柴燎告天释义:燔柴祭告上天。《宋书·武帝纪下》:“永初 元年夏六月丁卯,设坛於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周书·孝闵帝纪》:“元年春正月辛丑,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於路门。”《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春正月辛丑,周公 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於露门。”
- 4.
萧光释义:祭祀时燃艾蒿所生之香气。《礼记·祭义》:“燔燎羶薌,见以萧光,以报气也。”郑玄 注:“光,犹气也。”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
- 5.
露门释义:⒈即路门。天子五门之一,宫室最内之正门。露,通“路”。《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春正月壬戌,朝羣臣於露门。”《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周公 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门。”胡三省 注:“露门,即古之路门。路,大也。宇文 建国,率倣古制,故外朝曰路门。”⒉见“露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