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抗议 抗议的意思
kàng

抗议

简体抗议
繁体抗議
拼音kàng yì
注音ㄎㄤ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àng,(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yì,(1) 意见,言论。【组词】:议论。提议。建议。(2) 讨论,商量。【组词】: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组词】:非议。恐招物议。(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组词】:奏议。驳议。

基本含义

表示反对、抵制或不满的行为或言论。

抗议的意思

抗议 [kàng yì]

1. 对某人、某国、某单位的言论、行为或措施表示强烈反对。

抗议书。

[protest;]

抗议 引证解释

⒈ 谓持论正直,对错误意见表示反对。

《后汉书·卢植传》:“﹝ 董卓 ﹞大会百官於朝堂,议欲废立,羣僚无敢言, 植 独抗议不同。”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鑊而不迴,至诛夷而无悔。”
《旧唐书·陈子昂传》作“抗义”。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諫垣抗议,气震回遹。鼓行无前,跋疐非恤。”

⒉ 今用以指对他方的言论或行动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这个拱手把 东北 让给帝国主义的卖国计划,更加激怒了全国人民,于是,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并且纷纷跑向 南京 去提出抗议。”

⒊ 进言;献议。

《旧唐书·裴耀卿传》:“李怀光 以 河中 叛,朝廷欲以含垢为意, 佶 抗议请讨。上深器之,前席慰勉。”
清 钱谦益 《董应举》:“属当烽火震惊之时,遂能奋身而抗议。”
康有为 《感事》诗:“上帝清明閶闔开,纷紜抗议上云台。”

⒋ 犹高论。见解高远的议论。

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自序》:“名之曰‘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


国语词典

抗议 [kàng yì]

⒈ 对他方的意见或措施作反对的表示。

《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

反对

遵命

⒉ 持论正直。

《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论曰》:「乐、何之徒抗议柱下,故能挟幼主之断,勦奸回之偪。」


抗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对释义:不赞成;不同意:反对侵略。 反对平均主义。有反对的意见没有?

抗议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遵命释义: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办事):遵命照办。

抗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一八惨案释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 所部国民军与 奉 系军阀作战,日本 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 奉 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 英 美 法 意 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 大沽口 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 三月十八日,北京 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 天安门 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 段琪瑞 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 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 2.
      反对派释义:⒈对习俗、法律、政策或运动的反对者。 ⒉特指反对某项事物(如一项政策或政党)的集体。⒊辩论时持反对意见的一派。⒋犹太教用语,特指坚持传统教义而反对18世纪中叶东欧哈西德运动的犹太人。⒌凡事抗议的人。
    • 3.
      召见释义:⒈指上级叫下级来见面。 ⒉由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见面,当面表示某种意见或提出抗议。
    • 4.
      声阻释义:提出抗议。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方面消息》:“十八日电,遵向外务部声阻,答言报纸不足信,语极含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方面消息》:“近又欲将招商局押借巨款,徒恃口舌声阻,定无济事。”
    • 5.
      媚日教育释义:媚日忘祖,教育毒化年轻人,表现于日服抗议、台独课纲等。
    • 6.
      抗义释义:⒈举义。⒉见“抗议”。
    • 7.
      抗议释义: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提出抗议。 举行抗议示威。
    • 8.
      抗论释义:⒈立论。⒉大声争论。⒊相对晤谈。⒋谓在言论上相抗衡。⒌抗议。
    • 9.
      拒俄运动释义:清末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东北的爱国运动。1902年清政府与沙俄订约,规定侵占东北的俄军分三期撤走。次年沙俄违约不撤,反而提出七项无理要求,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留日学生成立拒俄义勇队,准备上前线抗击沙俄。上海民众召开拒俄大会,北京等地学生也纷纷集会抗议。后遭到清政府镇压。
    • 10.
      捶胸释义:作态以示抗议(如悲哀,愤怒,或自责)
    • 11.
      沈崇事件释义:1946年12月24日晚,北平(今北京)发生女学生沈崇被美国士兵奸污的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掀起了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各大中城市参加抗议活动的学生达几十万人,各民主党派也相继发表声明,要求美军立即撤出中国。从而形成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蒋介石卖国独裁政策的新高潮。
    • 12.
      示威释义:⒈有所抗议或要求而进行的显示自身威力的集体行动:游行示威。⒉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力量:你不要向我示威,我不怕你。
    • 13.
      绝食释义:断绝饮食(自杀或表示抗议)。
    • 14.
      罢工释义:工人为了表示某种抗议或实现某种要求而联合起来集体停止劳动。
    • 15.
      罢市释义:商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联合起来停止营业。
    • 16.
      罢演释义:演员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停止演出。
    • 17.
      罢教释义:教师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教学。
    • 18.
      罢练释义:运动员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拒绝参加训练。
    • 19.
      罢课释义:学生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上课。
    • 20.
      罢考释义:考生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拒绝参加考试。

抗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一八惨案释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 所部国民军与 奉 系军阀作战,日本 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 奉 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 英 美 法 意 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 大沽口 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 三月十八日,北京 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 天安门 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 段琪瑞 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 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 2.
      反对派释义:⒈对习俗、法律、政策或运动的反对者。 ⒉特指反对某项事物(如一项政策或政党)的集体。⒊辩论时持反对意见的一派。⒋犹太教用语,特指坚持传统教义而反对18世纪中叶东欧哈西德运动的犹太人。⒌凡事抗议的人。
    • 3.
      召见释义:⒈指上级叫下级来见面。 ⒉由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见面,当面表示某种意见或提出抗议。
    • 4.
      声阻释义:提出抗议。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方面消息》:“十八日电,遵向外务部声阻,答言报纸不足信,语极含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方面消息》:“近又欲将招商局押借巨款,徒恃口舌声阻,定无济事。”
    • 5.
      媚日教育释义:媚日忘祖,教育毒化年轻人,表现于日服抗议、台独课纲等。
    • 6.
      抗义释义:⒈举义。⒉见“抗议”。
    • 7.
      抗议释义: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提出抗议。 举行抗议示威。
    • 8.
      抗论释义:⒈立论。⒉大声争论。⒊相对晤谈。⒋谓在言论上相抗衡。⒌抗议。
    • 9.
      拒俄运动释义:清末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东北的爱国运动。1902年清政府与沙俄订约,规定侵占东北的俄军分三期撤走。次年沙俄违约不撤,反而提出七项无理要求,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留日学生成立拒俄义勇队,准备上前线抗击沙俄。上海民众召开拒俄大会,北京等地学生也纷纷集会抗议。后遭到清政府镇压。
    • 10.
      捶胸释义:作态以示抗议(如悲哀,愤怒,或自责)
    • 11.
      沈崇事件释义:1946年12月24日晚,北平(今北京)发生女学生沈崇被美国士兵奸污的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掀起了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各大中城市参加抗议活动的学生达几十万人,各民主党派也相继发表声明,要求美军立即撤出中国。从而形成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蒋介石卖国独裁政策的新高潮。
    • 12.
      示威释义:⒈有所抗议或要求而进行的显示自身威力的集体行动:游行示威。⒉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力量:你不要向我示威,我不怕你。
    • 13.
      绝食释义:断绝饮食(自杀或表示抗议)。
    • 14.
      罢工释义:工人为了表示某种抗议或实现某种要求而联合起来集体停止劳动。
    • 15.
      罢市释义:商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联合起来停止营业。
    • 16.
      罢演释义:演员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停止演出。
    • 17.
      罢教释义:教师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教学。
    • 18.
      罢练释义:运动员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拒绝参加训练。
    • 19.
      罢课释义:学生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上课。
    • 20.
      罢考释义:考生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拒绝参加考试。

抗议造句

1.他决定诉诸法律来抗议这种无的放矢的指责。

2.抗议现场大有一触即发,酿成流血事件的可能。

3.抗议现场扼有一触即发,酿成流血事件的可能。

4.为了抗议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我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5.抗议比赛不公的观众,在赛场外闹得天翻地覆。

6.敌人早已下了格杀勿论的命令,但学生们还是要上街游行示威,抗议反动派的血腥镇压。

7.反动警察审讯她时,她针锋相对地对诬告提出强烈抗议

8.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

9.对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我们已经严正抗议过几次了。

10.我们抗议美国侵犯别国人民的人权。

11.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对某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表示强烈抗议

12.抗议比赛不公的观眾,在赛场外闹得天翻地覆。

13.但是他不理会我的抗议

14.爱好和平的人民愤怒抗议霸权主义者的野蛮暴行。

15.对于一个过来人,我已经忍受过工厂那种非人的生存状态,对那些抗议的工人感同身受。

16.面对妈妈的决定,妹妹撅着嘴表示抗议

17.几千名旅客由于这次抗议而滞留当地,给泰国经济带来几百万美元的损失。

18.他的做法已经使大家忍无可忍,难怪抗议之声此起彼落。

19.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就算是螳臂当车,我也要抗议

20.市民们怒气冲天,拥上街头向日本人抗议

抗议(k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抗议是什么意思 抗议读音 怎么读 抗议,拼音是kàng yì,抗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抗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