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路 [jiù lù]
1. 上路。
就路 引证解释
⒈ 上路。
引《后汉书·孔奋传》:“惟 奋 无资,单车就路。”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同皎 讽諭久之,太子乃就路。”
就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分背释义:⒈背对背。 《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清 侯方域《卢告》:“夫子奈何以妇人女子之煦煦者而论敌於友哉?若其为友者则有之矣,彼其生同牢,食同筐,交首而戏弄,分背而摩搔,自以为交最密而莫之间也。”⒉违离。《荀子·大略》:“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絶矣,絶故旧矣,与义分背矣。’”⒊犹分别。《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司马与分背,袁盎 解节毛怀之,杖,步行七八里。”《孔丛子·儒服》:“临别,文 节 流涕交颐,子高 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南史·郭世通传》:“尝与人共
- 2.
红泪释义:⒈晋 王嘉《拾遗记·魏》:“文帝 所爱美人,姓 薛 名 灵芸,常山 人也…… 灵芸 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霑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 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因以“红泪”称美人泪。唐 白居易《离别难》诗:“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霑巾。”宋 晏几道《点绛唇》词:“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清 纳兰性德《河传》词:“微雨花间昼閒,无言暗将红泪弹。”⒉犹血泪。唐 章孝标《织绫词》:“去年蚕恶綾帛贵,官急无丝织红泪。”清 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六
- 3.
草蓐释义:⒈草席;草垫子。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经,单藺籧篨而已。”《左传·宣公十二年》“军行,右辕,左追蓐”晋 杜预 注:“在车之右者挟辕为战备,在左者追求草蓐为宿备。”⒉指产褥。(坐)月子。《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皇后方在草蓐,未任就路,欲以十月幸 洛。”
- 4.
闲道释义:亦作“间道”。 偏僻的小路。亦谓取道于偏僻的小路。汉 陆贾《楚汉春秋·亚父碎玉斗》:“沛公 脱身 鸿门,从间道至军,张良、韩信 乃謁 项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数十里閒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纍石就路,縈带巖侧。”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会大暑,復 晋 人閒道求 契丹 援兵适至,遂议班师。”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一九四二年四月,香港 沦陷后我间道回到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