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府 六府的意思
liù

六府

简体六府
繁体
拼音liù fǔ
注音ㄌ一ㄡˋ ㄈ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fǔ,(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组词】:府库。天府。(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组词】:府邸。府第。王府。府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组词】: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4) 国家行政机关。【组词】:政府。官府。(5) 古同“腑”,脏腑。

基本含义

指古代官署中的六个部门

六府的意思

六府 [liù fǔ]

1. 古以水、火、金、木、土、谷为“六府”。上古六种税官之总称。即六腑。指身体的外形。文昌宫之六星。古乐章名。

六府 引证解释

⒈ 古以水、火、金、木、土、穀为“六府”。

《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
《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
孔颖达 疏:“府者,藏财之处;六者,货财所聚,故称六府。”
《魏书·高闾传》:“重光丽天,晨暉叠旦。六府孔修,三辰贞观。”
宋 王禹偁 《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是故朝有八政,货食为先;世修六府,土穀在列。”

⒉ 上古六种税官之总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
郑玄 注:“府,主藏六物之税者,此亦 殷 时制也。”
《墨子·节葬下》:“五官六府。”
孙诒让 间诂:“六府,古籍无明文。 《曲礼》‘六府’, 郑 君以为 殷 制,则非 周 法。 《左传·文七年》、《大戴礼记·四代篇》并以水火金木土穀为六府,亦非官府。 《汉书·食货志》説 太公 为 周 立九府圜法, 颜 注谓即《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等官。若然,天子有九府,六府或亦诸侯制与?”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九门戒楼櫓,六府严关扃。”

⒊ 即六腑。

《庄子·列御寇》:“穷有八极,达有三必,形有六府。”
成玄英 疏:“八极三必穷达,犹人身有六府也。”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诗:“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宋 梅尧臣 《樊推官劝予止酒》诗:“每饮輙呕泄,安得六府和?”

⒋ 指身体的外形。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这位娘子,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六府丰隆,晚岁荣华定取。”

⒌ 文昌宫之六星。

《晋书·天文志上》:“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

⒍ 古乐章名。

《尚书大传》卷一下:“歌《大化》、《大训》、《六府》、《九原》,而 夏 道兴。”
郑玄 注:“四章皆歌 禹 之功。”


六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藩释义:⒈指 汉明帝 子 千乘哀王 建、淮阳顷王 昞、济阴悼王 长。 《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赞》:“三藩夙龄,党 惟荒忒。”李贤 注:“谓 千乘、淮阳、济阴 并早殁也。”⒉指 南朝 齐 之 会稽、南徐州 和 南兖州。《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六府臣僚,三藩士女,人蓄油素,家怀鈆笔。”李善 注:“子良 又为 会稽 太守、南徐州 刺史、南兖州 刺史,斯谓之三藩也。”⒊清 称 明 末之 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为三藩。参阅 清 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⒋清 初封 明 降将 吴三
    • 2.
      九功释义:⒈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梁书·武帝纪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戢武耀七德,昇文辉九功。”⒉指九种职业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郑玄 注:“九功,谓九职也。”贾公彦 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⒊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书·成开》:“勉兹九功,敬人畏天……九功:一、宾好在笥;二
    • 3.
      九序释义:同“九叙”。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 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縟。”唐 独孤及《送贺员外巡按毕归朝序》:“六府修,九序成。”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参万微之景业,升九序之康歌。”
    • 4.
      五藏六府释义:指体内全部器官。 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亦作“五脏六腑”。
    • 5.
      偏风释义:病名。 中风,半身不遂。《素问·风论》:“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魏书·张彝传》:“见代还 洛,犹停废数年,因得偏风,手脚不便。”参见“偏枯”。
    • 6.
      六府释义:⒈古以水、火、金、木、土、穀为“六府”。《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孔颖达 疏:“府者,藏财之处;六者,货财所聚,故称六府。”《魏书·高闾传》:“重光丽天,晨暉叠旦。六府孔修,三辰贞观。”宋 王禹偁《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是故朝有八政,货食为先;世修六府,土穀在列。”⒉上古六种税官之总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郑玄 注:“府,主藏六物之税
    • 7.
      平成释义: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后以“平成”谓万事安排妥帖。明 杨慎《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清 赵翼《岣嵝碑歌》:“黄熊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平成责。”
    • 8.
      府首释义:即蔀首。古历法七十六年为一蔀,蔀首即一蔀之起算点。《汉书·律历志下》:“《殷历》曰:当 成汤 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朔旦冬至,终六府首。”颜师古 注:“府首即蔀首。”
    • 9.
      昆和麦释义:传说 背明国 所产的一种麦。 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 宣帝 地节 元年﹞ 乐浪 之东,有 背明 之国,来贡方物……有延精麦,延寿益气;有昆和麦,调畅六府。”
    • 10.
      杂数诗释义: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明 徐师曾《文体明辨·杂数诗》:“按诗有以数为题者,如四时、四气、四色、五噫、六忆、六甲、六府、八音、十索、十离、十二属、百年是也;有以数为诗者,如数诗数名自一至十是也:今取而并列之。”
    • 11.
      束骨释义:⒈谓制约或聚集骨骼。⒉中医针灸穴位名。参阅《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六府井荥俞原经合歌》。
    • 12.
      滨近释义:临近,靠近。 《三国志·魏志·王观传》:“观 教曰:‘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子仪 以 党项、吐谷浑 部落散处 盐 庆 等州,其地与 吐蕃 滨近,易相胁,即表徙 静边州 都督、夏州、乐容 等六府 党项 于 银州 之北,夏州 之东。”郭沫若《天地玄黄·苏联问题二三事》:“西伯利亚 已经有多年生的小麦,滨近寒带的区域甚至于可以栽种柠檬了。”
    • 13.
      虚里释义:⒈墟里,村庄。明 唐顺之《与李少卿中麓书》:“弟数年来闭门乡居,谢遣业缘,交游既简,铅槧亦疎,暖暖虚里,桑梓满眼,自是天壤间乐事。”清 周亮工《兄子国光》诗:“乱识农桑好,衰看子姪忻。何年欵叚马,虚里醉斜曛。”⒉中医经络学说所称的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是宗气汇聚之处,为十二经脉气所宗。《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杨上善 注:“虚里,城邑居处也。此胃大络,乃五藏六府所稟居处,故曰虚里。”
    • 14.
      论驳释义:⒈亦作“论駮”。辩论驳正。《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其所论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餘篇。”唐 陆贽《卢翰刘从一门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今百度伊始,六府载张,论駮是非,不可以不审;宣扬宪令,不可以不明。”《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国家倣 唐 旧制,分建三省,凡政令之失中,赏刑之非当,其在中书,则舍人得以封还,其在门下,则给事得以论驳。”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而近世诸国之学者所引申所论驳,亦皆以此为论理之中心。”⒉评论辩驳的奏章。《新唐书·齐澣传》:“论驳及誥詔皆援
    • 15.
      顺敍释义:⒈合乎次第;和顺不乱。三国 魏 嵇康《琴赋》:“穆温柔以怡懌,婉顺叙而委蛇。”《晋书·刘毅传》:“礼,凡卑者执劳,尊者居逸,是顺敍之宜也。”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至於六府顺敍,百嘉鬯遂,凡在天地之内,含气之属,皆裕如也。”⒉文章、电影等的一种艺术手法。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

六府(liu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府是什么意思 六府读音 怎么读 六府,拼音是liù fǔ,六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