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下本 下本的意思
xiàběn

下本

简体下本
繁体
拼音xià běn
注音ㄒㄧㄚˋ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行为等差劲、不好。

下本的意思

下本 [xià běn]

1. 见“下本钱”。

下本 引证解释

⒈ 见“下本钱”。


下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本释义:见“下本钱”。
    • 2.
      下本儿释义:放进本钱。要多打粮食就要舍得下本儿,勤浇水,多上肥,加强田间管理。
    • 3.
      不务正业释义: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 4.
      僞冒释义:假冒;冒充。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六:“时 归明 人观察使 黄璘,措置 广西 边事,招徠 大理国 进奉。朝廷疑之,下本路帅臣究实。曾祖抗章言伪冒,忤 蔡京 意,乃落职宫祠。”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
    • 5.
      公廨本钱释义: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 6.
      垫办释义:⒈谓替人办事并暂代付款。 如:他替同学买书,倒把自己的钱都垫办完了。⒉方言。下本钱筹办。
    • 7.
      小试锋芒释义:稍微显示一下本领。
    • 8.
      庸人自扰释义:《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今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 9.
      排校释义:排字和校对。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它 兄译集的下本,正在排校,本月底必可完,去付印,年内总能出齐了。”
    • 10.
      摊本释义:方言。 下本钱。
    • 11.
      支分释义:⒈分割,分解。 《战国策·秦策三》:“秦 乌能 齐 县衡 韩 魏,支分 方城 膏腴之地以薄 郑?”高诱 注:“支,言细散取之。”唐 白居易《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⒉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后汉书·苏竟传》:“王氏 虽乘閒偷簒,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魏书·术艺传·刘灵助》:“战败被擒,斩於 定州,传首 洛阳,支分其体。”《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今闻已有密敕下本军,至则支分灭族矣!”胡三省 注:“支分,谓被支解而支体异处也,即冎刑。”⒊
    • 12.
      无盐不解淡释义: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
    • 13.
      本命释义:⒈指人生年干支。《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又吾本命在寅,加月食夜生。”《新唐书·李泌传》:“代宗 将葬,帝(德宗)号送 承天门,而輼车行不中道,问其故,有司曰:‘陛下本命在午,故避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昨有言庚戌是朕本命,不宜临丧,朕以师臣之旧,故不避。”许地山《凶手》第一幕:“我见地上有点新挖的痕迹,拨开看,原来是七个小纸人,上面写着大哥的生时本命。”⒉见“本命年”。
    • 14.
      祖荫释义:⒈祖先荫封。后世子孙以先代官爵而受封。《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仲臣 长子 元广,也是 祝 家女婿,他有祖荫在身,未及调官,今且守孝在 汉州。”明 高濂《玉簪记·破虏》:“腰下雪喷剑,马前云绕旗,百年承祖荫,敢不报明时。”⒉指祖先荫庇。徐懋庸《鸡肋》三:“天下本是父亲打出来的天下,至于儿,本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至多不过是托庇祖荫罢了。”
    • 15.
      要绖释义:⒈缚在腰间的麻带。 古丧礼服制之一。《仪礼·士丧礼》:“苴絰大鬲,下本在左,要絰小焉。”胡培翚 正义:“要絰,即带也。”⒉腰束麻带。《公羊传·宣公元年》:“閔子 要絰而服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要絰,季氏 饗士,孔子 与往。”司马贞 索隐引《孔子家语》:“孔子 之母丧,既练而见。”王闿运《鄱阳黄君墓志铭》:“既奉母迁 长沙,要絰领军击贼。”
    • 16.
      诣实释义:⒈符合实际。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唯 王劭 撰 齐 隋 二史,其所取也,文皆诣实,理多可信,至於悠悠饰词,皆不之取。”《元典章·兵部三·驿站》:“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⒉指核查是否符合实际。宋 俞文豹《吹剑录》:“本学诸生列状,谓迎贼时先生称疾不赴……由是行下本州诣实。”
    • 17.
      贯陌释义:贯百。 陌,通“百”。宋 吕陶《奏具置场买茶旋行出卖远方不便事状·贴黄》:“若蒙朝廷垂察,即乞下本路取索 熙寧 八年九月分 永康县 银价,比对茶场折银贯陌,自见有无侵损园户,免令将来高价折银,亏损本州卖茶之家。”《文献通考·市籴一》:“熙寧 理财,多折见钱,而诸郡犹有添起贯陌不等之弊,朝廷随即行遣。”明 王祎《泉货议》:“乃自顷岁,以 中统 交钞重其贯陌,与 至元 宝钞相等并行,京师復铸 至正 新钱,使配异代旧钱,与二钞兼用,其意殆将合古而达今,而不知适以起天下人心之疑。”

下本(xiab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下本是什么意思 下本读音 怎么读 下本,拼音是xià běn,下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下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