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唆 [tiáo suō]
1. 挑拨,怂恿人闹纠纷。
例调唆人民叛变。
英[stir up; incite; instigate;]
调唆 引证解释
⒈ 怂恿,教唆。
引《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调唆 织女 害相思,引得 嫦娥 离月殿。”
《红楼梦》第十五回:“又兼 秦钟 恋着 智能儿,调唆 宝玉 求 凤姐 再住一天。”
浩然 《艳阳天》第七四章:“你血迷心窍,不跟咱们贫下中农走正道儿,心里不装着社会主义,光跟那些走歪门邪道的人靠近,光听坏人调唆。”
国语词典
调唆 [tiáo suō]
⒈ 挑拨、教唆。元·无名氏也作「挑唆」。
引《货郎旦·第一折》:「俺这厮偏意信调唆,这弟子业口没遭磨。」
《红楼梦·第六八回》:「这事原不与父母相干,都是儿子一时吃了屎,调唆著叔叔作的。」
调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人调,丢了瓢释义:比喻相信别人的调唆,使自己遭受损失。《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信人调,丢了瓢。你做差了,你抱怨那个。”
- 2.
叼唆释义:教唆;调唆。
- 3.
唆哄释义:调唆哄骗。
- 4.
唆弄释义:⒈〈动〉调唆;挑拨。⒉suō nòng的又音。义同“唆弄suō nòng”。
- 5.
唆摆释义:调唆摆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姓 李 的或者本无此心,禁不得这班小人在旁边唆摆,难免他利令智昏呢。”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一章:“也许是受了人家的唆摆,也许是受了人家的恐吓。”
- 6.
唆说释义:巧言调唆。
- 7.
唆调释义:调唆;教唆。
- 8.
挑唆释义:调唆。
- 9.
挑拨是非释义: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播弄是非,调唆。故意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 10.
揭条释义:⒈揭短调唆。 ⒉张贴的启事。
- 11.
揭调释义:⒈高亢的调子。 ⒉揭短调唆。
- 12.
搬唆释义:搬弄是非;调唆怂恿(多见于早期白话)
- 13.
搬调释义:⒈怂恿;挑拨。⒉戏弄,调唆。
- 14.
般调释义:搬弄,调唆。
- 15.
调发释义:⒈戏弄,调侃。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孔目哭入门见旦科云]好也,他原来不曾死。兄弟,你这般説谎。[正末唱]谁不知你这吏人猾,若不説妻儿亡化,你这令史每有三千番廝调发。”元 高安道《哨遍·皮匠说谎》套曲:“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 梁尹 云]道姑,你那絃断几时了?出家人休调发我。[正旦唱]俺出家人从来不会调发,相公少罪咱。”⒉惹,挑逗。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我直跟到这羊圈根前,吟两句诗,调发此人,看他説甚么。”⒊调唆,怂恿。《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
- 16.
调唆释义:挑拨,使跟别人闹纠纷:他俩不和,一定有人在调唆。
- 17.
调弄释义:⒈调笑;戏弄。⒉整理;摆弄。⒊调唆:调弄是非。
- 18.
调白释义:⒈犹调唆。⒉骗术的一种。掉包,以假易真。
- 19.
调词架讼释义:指调唆他人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