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听闻 听闻的意思
tīngwén

听闻

简体听闻
繁体聽聞
拼音tīng wén
注音ㄊ一ㄥ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īng,(1) 用耳朵接受声音。【组词】: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组词】:言听计从。(3) 任凭,随。【例句】: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4) 治理;判断。【例句】:听讼(审理案件)。听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例句】:一听可口可乐。

wén,(1) 听见。【组词】: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组词】:新闻。传闻。见闻。(3) 出名,有名望。【组词】:闻人。闻达。(4) 名声。【例句】:令闻(好名声)。丑闻。(5) 用鼻子嗅气味: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 姓。

基本含义

听到消息或传闻

听闻的意思

听闻 [tīng wén]

1. 听的活动。

骇人听闻。

[ hear; ]

2. 指听到的内容。

以广听闻。

[ what one has heard; ]

听闻 引证解释

⒈ 指听的活动或所听到的内容。

《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
唐 韩愈 《送穷文》:“心无异谋,口絶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疎阔已甚,抵弃未能,輒布听闻,方虞訶谴。”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邇来只説致良知。”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漕弊》:“沿习已久,殊骇听闻。”
章炳麟 《文学说例》:“在文辞则务合体要,在口説则务动听闻。”
萧红 《生死场》九:“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听闻:那是, 二里半 的女人作嘎的不愉悦的声音来近 赵三。”


国语词典

听闻 [tīng wén]

⒈ 以耳听之。

《三国演义·第四回》:「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

⒉ 所听到的事情。

如:「骇人听闻」。


听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听说释义:⒈听人说:我听说他到上海去了。⒉听话
    • 2.
      据悉释义:根据得到的消息知道:据悉,今年入境旅游、观光的人数已超过千万。

听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夫释义:⒈见“丁夫”。⒉壮健的男子。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丁夫匹妇,春夏佃牧。”⒊唐 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唐 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方寒冰冻,一无资粮,国家更无优恤;但切勒赴艰,比闻丁夫,皆甚愁嘆。”明 李梦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 长城 前。”《清史稿·食货志二》:“九年,河 决 封丘,起 大
    • 2.
      二打六释义:〖相关典故〗两个亚叔系度倾闲偈,甲话:“听闻你又加薪又升职噃,系唔系吖。”乙答:“你估我系你咩,我呢的二打六,边轮到我架。
    • 3.
      倦听释义:厌于听闻。
    • 4.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5.
      六通释义:⒈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宋 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参见“六通四辟”。⒉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
    • 6.
      具足念心释义:阿难听闻佛所说的十二部经,心里常常回忆、念诵、思维佛经中的法理,使它们不忘失。
    • 7.
      南京大屠杀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暴行之一。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和活埋的有十九万多人,零散被杀害的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有十五万多具。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滔天大罪。
    • 8.
      口坠天花释义:比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
    • 9.
      听淫释义:听闻淫侈之事。
    • 10.
      听聆释义:犹听闻。
    • 11.
      听闻释义:指听的活动或听到的内容:以广听闻。耸人听闻。
    • 12.
      哀听释义:犹哀音。动人听闻的声音。
    • 13.
      嚣听释义:犹言耸人听闻。
    • 14.
      天听释义:⒈上天的听闻。 ⒉帝王的听闻。
    • 15.
      天聪释义:⒈上天赋予人的听力。⒉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 16.
      失听释义:听觉失灵;听闻有误。
    • 17.
      宸听释义:谓帝王的听闻。
    • 18.
      宸聪释义:⒈谓皇帝的听闻。⒉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
    • 19.
      寖闻释义:逐渐听闻。
    • 20.
      帝听释义:dì tīng帝听:皇帝的听闻,主要指从臣子、宫人等地听到的意见或建议.。

听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夫释义:⒈见“丁夫”。⒉壮健的男子。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丁夫匹妇,春夏佃牧。”⒊唐 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唐 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方寒冰冻,一无资粮,国家更无优恤;但切勒赴艰,比闻丁夫,皆甚愁嘆。”明 李梦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 长城 前。”《清史稿·食货志二》:“九年,河 决 封丘,起 大
    • 2.
      二打六释义:〖相关典故〗两个亚叔系度倾闲偈,甲话:“听闻你又加薪又升职噃,系唔系吖。”乙答:“你估我系你咩,我呢的二打六,边轮到我架。
    • 3.
      倦听释义:厌于听闻。
    • 4.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5.
      六通释义:⒈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宋 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参见“六通四辟”。⒉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
    • 6.
      具足念心释义:阿难听闻佛所说的十二部经,心里常常回忆、念诵、思维佛经中的法理,使它们不忘失。
    • 7.
      南京大屠杀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暴行之一。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和活埋的有十九万多人,零散被杀害的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有十五万多具。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滔天大罪。
    • 8.
      口坠天花释义:比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
    • 9.
      听淫释义:听闻淫侈之事。
    • 10.
      听聆释义:犹听闻。
    • 11.
      听闻释义:指听的活动或听到的内容:以广听闻。耸人听闻。
    • 12.
      哀听释义:犹哀音。动人听闻的声音。
    • 13.
      嚣听释义:犹言耸人听闻。
    • 14.
      天听释义:⒈上天的听闻。 ⒉帝王的听闻。
    • 15.
      天聪释义:⒈上天赋予人的听力。⒉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 16.
      失听释义:听觉失灵;听闻有误。
    • 17.
      宸听释义:谓帝王的听闻。
    • 18.
      宸聪释义:⒈谓皇帝的听闻。⒉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
    • 19.
      寖闻释义:逐渐听闻。
    • 20.
      帝听释义:dì tīng帝听:皇帝的听闻,主要指从臣子、宫人等地听到的意见或建议.。

听闻造句

1.你不要讲些耸人听闻的事情来蛊惑人心。

2.骇人听闻的柏林墙也是这段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3.骇人听闻的利益冲突变得习以为常。

4.他经常故意说些耸人听闻的话,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5.听闻那个圣明的皇帝驾崩的消息,百姓如丧考妣。

6.许多人思想耸人听闻,看法与社会格格不入。

7.最近发生的这几桩社会案件,实在是耸人听闻

8.我这么说绝非耸人听闻,而是真有其事。

9.这本书里所讲的都是耸人听闻的真实案例。

10.许多资产阶级报纸为了推广销路,经常刊登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吸引读者。

11.每天翻开报纸都有耸人听闻的社会案件,实在令人忧心。

12.也许在做出这种耸人听闻的声明之前你应该记住这一点。

13.请你不要耸人听闻,散布谣言!

14.昨天夜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抢劫案。

15.这并不是说西方就没有骇人听闻的野蛮行为。

16.车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真是骇人听闻

17.从前这块地方发生过一桩骇人听闻的事件。

18.报纸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某地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19.昨晚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案件。

20.第三个错误观点:日本的公司治理状况骇人听闻

听闻(ting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听闻是什么意思 听闻读音 怎么读 听闻,拼音是tīng wén,听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听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