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蜚 [xún fēi]
1. 亦作“循飞”。
3. 传说太古时代十纪中的第七纪。
循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循飞”。传说太古时代十纪中的第七纪。参阅《广雅·释天》。
引《春秋命历叙》:“自开闢至获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叙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禪通纪,十曰疏讫纪。”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历代论·十纪》作“循飞”。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来存》:“李 因言其客 喀尔喀 时,其人骑兽,似鹿而非有语言,无文字,亦无机械,如游循蜚、因提之世。”
雷昭信 《名说》:“盖在疏仡、循蜚之上世,盱盱其俗,沕穆其天,各安其澹泊。”
循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纪释义:⒈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人皇以来,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禅通、疏讫。 见《广雅·释天》。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引《春秋纬》,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循蜚”作“脩飞”、“因提”作“回提”、“疏讫”作“流讫”,其余名目相同。⒉十代,十世。《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纪,汉 十世也。”⒊指一百二十年。《文选·潘岳<西征赋>》:“图万载而不倾,奄摧落於十纪。”李善 注引
- 2.
合雒释义:十纪之一。古代传说,自开天辟地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积二百七十六万岁,分为十纪,第四纪为“合雒”。《广雅·释天》:“天地辟设,人皇以来,至 鲁哀公 十有四年,积二百七十六万岁,分为十纪,曰: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禪通、疏讫。”宋 罗泌《路史·前纪二·泰皇氏》:“合雒四,是谓三姓纪,教人穴居,乘蜚鹿以理。”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泰山 封禪,文字万家,合雒禪通,沿洄十纪。”
- 3.
因提释义:相传为上古时代的纪年单位,十纪中的第八纪。《广雅·释天》:“天地辟设,人皇 以来,至 鲁哀公 十有四年,积二百七十六万岁,分为十纪,曰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禪通、疏讫。”宋 罗泌《路史·叙十纪》:“因提八:如 辰放氏 之衣皮,有巢氏 之编堇,遂人氏 之出穴,皆因其变而举之也。”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来存》:“李 因言其客 喀尔喀 时,其人骑兽,似鹿而非,有语言,无文字,亦无机械,如游循蜚、因提之世。”
- 4.
循飞释义:见“循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