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安民 安民的意思
ānmín

安民

简体安民
繁体
拼音ān mín
注音ㄢ ㄇ一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安民的意思

安民 [ān mín]

1.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

安民 引证解释

⒈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

《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
《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国语词典

安民 [ān mín]

⒈ 安抚民众。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保大定功,安民和众。」
《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

⒉ 人名。生卒年不详。宋长安石工,熙宁间,蔡京书元祐党人碑,颁定州县刻于石上,安民被征役参与其事,因乞免镌本人姓名于碑末,时人以为义。


安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德舞释义:唐 舞名。 唐 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 贞观 七年 太宗 制《破阵乐舞图》,后令 魏徵、虞世南 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 武德 至 元和。”《旧唐书·音乐志一》:“贞观 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 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 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 2.
      七德释义:⒈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唐 柳宗元《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明 杨慎《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⒉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⒊指诗歌的七种特性。唐 皎然《诗式·诗
    • 3.
      三虞释义:⒈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宋 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⒉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⒊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
    • 4.
      三长释义:⒈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食货志》:“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⒉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隋书·艺术传·萧吉》:“《阴阳书》云:‘年命与岁月合德者,必有福庆。’《洪范传》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经书并谓三长,应之者,延年福吉。”《隋书·艺术传·萧吉》:“而本命为九元之先,行年为三长之首,并与岁月合德。”⒊三种长处。《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宋
    • 5.
      丰财释义:⒈谓使资财丰裕。 《左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非礼也。穀出不过藉,以丰财也。”孔颖达 疏:“欲以丰民之财,故不多税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安民之术,在於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宋 袁燮《书赠蒋宰》:“今为县令者,丰财而已尔,巧諂而已尔,徒为一身计,而未尝为吾民计。”清 梅曾亮《赠林侍郎序》:“然后能勤民急公,丰财和众,礼俗达而政教成。”⒉犹多财。南朝 陈 真观《因缘无性论》:“若谓屠割为务,而永寿百龄,盗窃居怀,而丰财巨亿,以为定性而然者,亦所未喻也。”唐 吴兢《贞观政要·礼乐》:“乃
    • 6.
      交争释义:⒈交相谏诤。 《吕氏春秋·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⒉互相争论。《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 齐 危矣。”⒊互相争战。《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 秦 而 楚,非 楚 而 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清 杭世骏《质疑》卷下:“迨至 楚 汉 交争,又不闻定制胜之策、建安民之略,唯区区以杀 沛公 为事。”⒋犹纷
    • 7.
      保民释义:⒈安民;养民。 《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国语·周语上》:“至于 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韦昭 注:“保,养也。”《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颜师古 注:“保,养也;陈,施也。”⒉保护人民。《左传·昭公十八年》:“子大叔 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宋 曾巩《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
    • 8.
      先年释义:往年;从前。明 张居正《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其先年拖欠带征者,除金花银遵詔书仍旧带征外……悉与蠲除,以甦民困。”明 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先年因景慕仙才,曾作长歌以姓名自通,未蒙见答。”郭沫若《断断集·旋乾转坤论》:“我们 中国 的女子教育在先年是闹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步的。”
    • 9.
      出榜释义:⒈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出榜。⒉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出榜安民。
    • 10.
      功绪释义:事功;功绩。 《周礼·天官·宫正》:“考其功绪。”郑玄 注:“功,吏职也;绪,其志业。”孙诒让 正义引 顾炎武 云:“已成者谓之功,未成者谓之绪。”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功绪卓殊,氓獠循业。”《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二年》:“推行新法,功绪已见。”清 曾国藩《李勇毅公神道碑铭》:“选用贤吏,安民垦田,功绪彰矣。詔授为钦差大臣。”
    • 11.
      咸若释义:《书·皋陶谟》:“皋陶 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 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 12.
      四统释义:君王治国安民的四准则。
    • 13.
      天法释义:⒈上天的法度。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⒉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
    • 14.
      奏讦释义:上奏章揭发。《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至是 敦逸 奏訐 安民 前语,谓‘安民 乃 苏辙 之党,平日议论,多主 元祐’,安民 由是得罪。”
    • 15.
      宁民释义:安民,使人民安定。语出《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寧万民,以怀宾客。”《淮南子·泰族训》:“故为治之本,务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宋书·武帝纪中》:“民怀思本之心,经略之图,日不暇给,是以寧民绥治,犹有未遑。”
    • 16.
      安众释义:⒈扇名。 ⒉安民。
    • 17.
      安富恤穷释义: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 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 18.
      安服释义:⒈习惯而自然地实行。 《汉书·谷永传》:“起居有常,循礼而动,躬亲政事,致行无倦,安服若性。”颜师古 注:“安心而服行之,如天性自然也。”⒉安定顺服。晋 荀勗《为晋文王与孙皓书》:“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获所。”邓慕韩《丁未黄冈举义记》:“在旧都司署成立军政府,布告安民,市廛不惊,四民安服。”
    • 19.
      安民济物释义:安抚百姓。旧时用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济:救助。物:指人,公众。] 书证:五代·吴越·罗隐《谗书》第四卷:“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 20.
      宗卿释义:⒈与国君同宗之大臣。《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杜预 注:“同姓之卿。”《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 鲁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⒉宗正寺卿的省称。唐 杜甫《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仇兆鳌 注:“《唐书》:宗正寺卿一人,从三品,掌天子族亲属籍,以辨昭穆。”⒊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南朝 梁 陆倕《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歷选所难

安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德舞释义:唐 舞名。 唐 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 贞观 七年 太宗 制《破阵乐舞图》,后令 魏徵、虞世南 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 武德 至 元和。”《旧唐书·音乐志一》:“贞观 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 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 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 2.
      七德释义:⒈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唐 柳宗元《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明 杨慎《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⒉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⒊指诗歌的七种特性。唐 皎然《诗式·诗
    • 3.
      三虞释义:⒈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宋 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⒉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⒊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
    • 4.
      三长释义:⒈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食货志》:“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⒉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隋书·艺术传·萧吉》:“《阴阳书》云:‘年命与岁月合德者,必有福庆。’《洪范传》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经书并谓三长,应之者,延年福吉。”《隋书·艺术传·萧吉》:“而本命为九元之先,行年为三长之首,并与岁月合德。”⒊三种长处。《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宋
    • 5.
      丰财释义:⒈谓使资财丰裕。 《左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非礼也。穀出不过藉,以丰财也。”孔颖达 疏:“欲以丰民之财,故不多税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安民之术,在於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宋 袁燮《书赠蒋宰》:“今为县令者,丰财而已尔,巧諂而已尔,徒为一身计,而未尝为吾民计。”清 梅曾亮《赠林侍郎序》:“然后能勤民急公,丰财和众,礼俗达而政教成。”⒉犹多财。南朝 陈 真观《因缘无性论》:“若谓屠割为务,而永寿百龄,盗窃居怀,而丰财巨亿,以为定性而然者,亦所未喻也。”唐 吴兢《贞观政要·礼乐》:“乃
    • 6.
      交争释义:⒈交相谏诤。 《吕氏春秋·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⒉互相争论。《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 齐 危矣。”⒊互相争战。《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 秦 而 楚,非 楚 而 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清 杭世骏《质疑》卷下:“迨至 楚 汉 交争,又不闻定制胜之策、建安民之略,唯区区以杀 沛公 为事。”⒋犹纷
    • 7.
      保民释义:⒈安民;养民。 《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国语·周语上》:“至于 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韦昭 注:“保,养也。”《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颜师古 注:“保,养也;陈,施也。”⒉保护人民。《左传·昭公十八年》:“子大叔 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宋 曾巩《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
    • 8.
      先年释义:往年;从前。明 张居正《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其先年拖欠带征者,除金花银遵詔书仍旧带征外……悉与蠲除,以甦民困。”明 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先年因景慕仙才,曾作长歌以姓名自通,未蒙见答。”郭沫若《断断集·旋乾转坤论》:“我们 中国 的女子教育在先年是闹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步的。”
    • 9.
      出榜释义:⒈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出榜。⒉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出榜安民。
    • 10.
      功绪释义:事功;功绩。 《周礼·天官·宫正》:“考其功绪。”郑玄 注:“功,吏职也;绪,其志业。”孙诒让 正义引 顾炎武 云:“已成者谓之功,未成者谓之绪。”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功绪卓殊,氓獠循业。”《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二年》:“推行新法,功绪已见。”清 曾国藩《李勇毅公神道碑铭》:“选用贤吏,安民垦田,功绪彰矣。詔授为钦差大臣。”
    • 11.
      咸若释义:《书·皋陶谟》:“皋陶 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 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 12.
      四统释义:君王治国安民的四准则。
    • 13.
      天法释义:⒈上天的法度。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⒉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
    • 14.
      奏讦释义:上奏章揭发。《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至是 敦逸 奏訐 安民 前语,谓‘安民 乃 苏辙 之党,平日议论,多主 元祐’,安民 由是得罪。”
    • 15.
      宁民释义:安民,使人民安定。语出《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寧万民,以怀宾客。”《淮南子·泰族训》:“故为治之本,务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宋书·武帝纪中》:“民怀思本之心,经略之图,日不暇给,是以寧民绥治,犹有未遑。”
    • 16.
      安众释义:⒈扇名。 ⒉安民。
    • 17.
      安富恤穷释义: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 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 18.
      安服释义:⒈习惯而自然地实行。 《汉书·谷永传》:“起居有常,循礼而动,躬亲政事,致行无倦,安服若性。”颜师古 注:“安心而服行之,如天性自然也。”⒉安定顺服。晋 荀勗《为晋文王与孙皓书》:“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获所。”邓慕韩《丁未黄冈举义记》:“在旧都司署成立军政府,布告安民,市廛不惊,四民安服。”
    • 19.
      安民济物释义:安抚百姓。旧时用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济:救助。物:指人,公众。] 书证:五代·吴越·罗隐《谗书》第四卷:“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 20.
      宗卿释义:⒈与国君同宗之大臣。《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杜预 注:“同姓之卿。”《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 鲁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⒉宗正寺卿的省称。唐 杜甫《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仇兆鳌 注:“《唐书》:宗正寺卿一人,从三品,掌天子族亲属籍,以辨昭穆。”⒊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南朝 梁 陆倕《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歷选所难

安民造句

1.保国安民,是每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为了稳定物价,有关部门出示了安民告示。

3.共产党有一套治国安民的大计。

4.开讨论会要事前出安民告示,明确议题,让大家做好充分准备。

5.开讨论会要事前出安民告示,明确议题,让大家充分酝酿。

6.就儒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

7.每个国家都应有治国安民的措施。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实行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措施。

9.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

10.军队是一个国家治国安民的支柱。

安民是什么意思 安民读音 怎么读 安民,拼音是ān mín,安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安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