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 [qín zhèng]
1. 勤劳于政事。
勤政 引证解释
⒈ 勤劳于政事。
引晋 成公绥 《贤明颂》:“王用勤政,万国以虔。”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是时 耶律氏 国势已衰,而县令犹知勤政爱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世祖画牛》:“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绘事。”
国语词典
勤政 [qín zhèng]
⒈ 勤于政事而不懈怠。
引《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嘱其勤政驭下,善抚居民,勿失农务。」
勤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城释义:指京都。旧时京都多设城门九座,故称。北周 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长影临双闕,高层出九城。”唐 贾至《勤政楼观乐》诗:“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康有为《东事战败》诗:“臺 人号泣 秦檜 歌,九城謡谍遍网罗。”老舍《茶馆》第三幕:“老裕泰 开了六十多年,九城闻名。”
- 2.
仄席释义:⒈不正坐。谓侧坐以待贤良。古时形容帝王礼贤下士。⒉不正坐。谓坐不安稳。古时形容帝王勤政。
- 3.
侑欢释义:助兴,增其欢乐。 《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南曰‘勤政务本之楼’,帝时时登之,闻诸王作乐,必亟召升楼,与同榻坐,或就幸第,赋诗燕嬉,赐金帛侑欢。”《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兹有歌婢十羣,可以侑欢;良马三十駟,可以服车,敬致左右,聊申悦慕。”
- 4.
勤政释义:指官员为政事勤勉尽责:勤政爱民。
- 5.
嗔咽释义:众盛貌;盛貌。《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上》:“玄宗 御 勤政楼 大酺,纵士庶观看百戏,人物嗔咽,金吾衞士指遏不得。”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其有戏塲盛会,聚人亿千,簫鼓嗔咽,灯火照煎,万头鳞鳞,其乐且延。”
- 6.
孜孜不已释义: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汉 荀悦《汉纪·平帝纪》:“故亂則統其理,危則致其安,禍則引其福,絶則接其繼,幼則代其任,夙夜孜孜不已,凡以爲天下厚 劉氏 也。”《北史·尒朱荣传》:“莊帝 雖受制權臣,而勤政事,朝夕省納,孜孜不已。”《北史·张烈传》:“﹝ 張僧皓 ﹞好營産業,孜孜不已,藏鏹巨萬,他資稱是。”
- 7.
宫庭释义:⒈泛指房屋。 以喻范围。《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於坛宇、宫庭也。”⒉指帝王居住和勤政的处所。《史记·商君列传》:“居三年,作为筑冀闕宫庭於 咸阳,秦 自 雍 徙都之。”《汉武帝内传》:“忽天西南如白云起,鬱然直来,逕趋宫庭间。”唐 司空曙《金陵怀古》诗:“輦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宫庭化为荒草地,六市三街今野营。”丁玲《韦护》第三章:“一盏吊在房中央,是 中国 宫庭里用的八角的有流苏的纱灯。”
- 8.
懒政释义:与“勤政”相对,是指政府工作人员或政府部门对处理相关问题时采取的一种做法过于简单、作风粗糙的行为。
- 9.
承露囊释义:唐 开元 十七年,以 玄宗 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降诞》:“玄宗 开元 十七年,丞相 张説 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诞日为千秋节,百寮有献承露囊者。”唐 杜牧《过勤政楼》诗:“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参阅《唐会要·节日》。
- 10.
瀛台释义:⒈即瀛洲。⒉台名。在北京清故宫西苑太液池(即今中南海)中,也名南台,趯台。三面临水,中有勤政涵光香扆三殿,康熙乾隆两朝常作为夏日听政之所。戊戌变法后,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于此。
- 11.
看楼释义:供观乐或瞭望的楼。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於楼前歌舞以娱之。”《辽史·食货志下》:“东平郡 城中置看楼,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
- 12.
礼贤远佞释义:敬重有才德的人,疏远巧言献媚的人。示例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其时列国离心,万民嗟怨,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灵公如瑱充耳,全然不听,反有疑忌之意。”。
- 13.
简靖释义:简约清静。《南史·宋纪中·文帝》:“躬勤政事,孜孜无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简靖为心。”唐 柳宗元《封建论》:“闻 黄霸 之明审,覩 汲黯 之简靖。”《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齐显祖 之初立也,留心政术,务存简靖,坦於任使,人得尽力。”
- 14.
讙笑释义:⒈亦作“讙咲”。 欢笑。讙,通“欢”。元 吴莱《椀珠伎》诗:“君不见 王家大娘 材艺絶,勤政楼 前戴竿折。市人讙咲便喧城,惊动金吾白梃声。”一本作“欢笑”。⒉大声嘲笑,公然耻笑。张孝若《南京政府成立》:“民国 政府建立伊始……何至因区区数百万之借款,貽他日无穷之累,为万国所讙笑。”
- 15.
许和子释义:唐代宫廷歌手。又名永新,吉州(今江西吉安市)永新县人。女。生于乐工之家。开元(713-714)末被选入宫,在宜春院为乐伎。善歌,且能变新声。唐玄宗赐大酩(娱乐性集会)于勤政楼,因广场喧哗欲罢,永新出楼歌唱,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安史之乱后,流落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