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踶啮 踶啮的意思
niè

踶啮

简体踶啮
繁体踶齧
拼音dì niè
注音ㄉㄧˋ ㄋ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 ◎ 用蹄子踢、踏。【例句】:“怒则分背相踶”。

niè,(1) 咬。【组词】:啮齿动物。虫咬鼠啮。啮合(①牙齿咬紧;②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啮啮得很好”)。

踶啮的意思

踶啮 [dì niè]

1. 亦作“踶囓”。

踶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踶囓”。踢咬。

《晋书·庾峻传》:“牛马有踶啮者,恐伤人,不货於市。”
唐 韩愈 《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怒相踶啮者。”
《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军中推行军司马 张佶 为帅, 佶 将入府,乘马輒踶囓,伤 佶 髀。”
宋 曾慥 《类说·画后品》:“北齐 杨子华 画马於壁,每夕必踶囓长鸣,如索水草。”


踶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衔持释义:相持;对持。《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以马为喻也。两马欲相踶啮,既加之衔勒,两不能动矣,而欲鬭之气未衰,相对衔持,则两虽跳梁,力必自敝。”《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若维征行,衔持 河 右,臣当帅军为 维 镇继。”
    • 2.
      踶啮释义:亦作“踶囓”。踢咬。《晋书·庾峻传》:“牛马有踶啮者,恐伤人,不货於市。”唐 韩愈《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怒相踶啮者。”《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军中推行军司马 张佶 为帅,佶 将入府,乘马輒踶囓,伤 佶 髀。”宋 曾慥《类说·画后品》:“北齐 杨子华 画马於壁,每夕必踶囓长鸣,如索水草。”
    • 3.
      踶啮马释义:一种烈性马。 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 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餘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縶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 4.
      踶囓释义:见“踶啮”。
    • 5.
      踶齧马释义: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 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餘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縶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踶啮(din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踶啮是什么意思 踶啮读音 怎么读 踶啮,拼音是dì niè,踶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踶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