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如 [bó rú]
1. 恬淡无欲貌。
泊如 引证解释
⒈ 恬淡无欲貌。
引《汉书·扬雄传下》:“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父 良臣,有尘外趣,虽在田野,而散朗简远,言不及利,对之泊如也。”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泊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客嘲释义:《汉书·扬雄传下》:“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謿 雄 以玄尚白,而 雄 解之,号曰《解謿》。其辞曰:客謿 扬子 曰:……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后因以谓别人的嘲笑。謿,同“嘲”。
- 2.
居处释义:⒈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居处骄甚。”唐 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澄 帅官僚赴弔,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⒉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
- 3.
斥题释义:榱题。今称出檐,椽之伸出于屋檐下者。语本《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宋 罗泌《路史·疏仡纪·陶唐》:“富而亡骄,贵而不舒,都於 平阳 安邑,居於明堂,斥题不枅,土阶不戚,茅茨不劗,泊如也。”
- 4.
茅茨释义:⒈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唐 钱起《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清 侯方域《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⒉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宋 苏轼《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求贤审
- 5.
草玄释义:指 汉 扬雄 作《太玄》。《汉书·扬雄传下》:“哀帝 时,丁、傅、董贤 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唐 杜甫《酬高使君相赠》诗:“草《玄》吾岂敢,赋或似 相如。”宋 辛弃疾《定风波》词:“孤负寻常 山简 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清 沉炯《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 6.
萍迹释义:⒈见“萍迹”。⒉亦作“萍跡”。喻人四处漂流,行踪无定。唐 牟融《有感》诗之一:“十年漂泊如萍跡,一度登临一悵神。”宋 黄公度《春日怀王庆长》诗:“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明 徐霖《绣襦记·套促缠头》:“金尽牀头惹厌憎,风波萍迹任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