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杯 [xián bēi]
1. 亦作“衔杯”。
3. 衔杯。谓饮酒。
衔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衔盃”。亦作“衔桮”。口含酒杯。多指饮酒。见“啣杯”。
引晋 刘伶 《酒德颂》:“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唐 李白 《广陵赠别》诗:“繫马垂杨下,衔盃大道间。”
唐 司空图 《重阳阻雨》诗:“重阳阻雨独衔桮,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郁达夫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
见“衔杯”。亦作“啣盃”。衔杯。谓饮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啣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
国语词典
衔杯 [xián bēi]
⒈ 喝酒。
引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清·董士锡〈忆旧游·怅韶华逝水〉词:「买欢賸买肠断,从此怕衔杯。」
衔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圣释义:⒈《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邈 曰:‘中圣人。’达 白之 太祖,太祖 甚怒。度 辽 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因以“乐圣”谓嗜酒。唐 李适之《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⒉乐于圣道。汉 扬雄《法言·问明》:“天乐天,圣乐圣。”⒊谓乐逢圣世。《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后晋群臣酒行歌》:“歌时兼乐
- 2.
掩袂释义:⒈用衣袖遮面。《艺文类聚》卷二九引 南朝 梁 刘孝绰《侍离宴》诗:“掩袂望征云,衔杯惜餘景。”清 昭槤《啸亭续录·稗事数则》:“一日,有阁中胥吏请假,公问何事,曰:‘适闻父讣信。’公习以为常,亦云:‘好,好。’舍人等皆掩袂笑。”⒉以衣袖拭泪。宋 苏轼《祭欧阳伯和父文》:“投笔掩袂,斯文日化,躡风系景,安所止戾。”明 沉德符《野获编·妓女·杜韦》:“韦 应曰:‘君怯甚,不可多语伤神,我上天入地必随君。’范 亦为哽咽。此时已心知二人必无独死理矣。伯起 每为余谈此,泪尚承睫,余亦为之掩袂。”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
- 3.
杯衔释义:犹衔杯。 指饮酒。
- 4.
楚谣释义:⒈楚 地歌谣。 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序》:“夫 楚 謡 汉 风,既非一骨;魏 製 晋 造,固亦二体。”唐 张祜《送周尚书赴滑台》诗:“楚 謡《襦袴》整三年,喉舌新恩下九天。”宋 王安石《筹思亭》诗:“坐听 楚 謡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朝。”⒉指《楚辞》。南朝 梁 锺嵘《诗品·总论》:“夏 歌曰:‘鬱陶乎予心’;楚 謡曰:‘名余曰 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觴也。”
- 5.
游衍释义:⒈恣意游逛。《诗·大雅·板》:“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毛 传:“游,行;衍,溢也。”孔颖达 疏:“游行衍溢,亦自恣之意也。”南朝 宋 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远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峯。”明 宋濂《湛渊先生白公墓铭》:“与韵朋胜友,曳杖游衍,衔杯赋诗。”清 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三:“也依林壑也凭虚,游衍人间兴独餘。”⒉谓从容自如,不受拘束。明 陆时雍《诗镜总论》:“太白 力有餘閒,故游衍自得。益 将矻矻以为之。”⒊滋蔓。清 恽敬《光孝寺碑铭》:“宋 元 明 之言,往復变动,往復变动则生疑,而浮图之教
- 6.
玉山颓释义:犹玉山倒。唐 王绩《辛司法宅观妓》诗:“到愁 金谷 晚,不怪玉山頽。”宋 司马光《送酒与邵尧夫》诗:“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頽。”唐 黄滔《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帝 尧 城里日衔杯,每倚 嵇康 到玉頽。”五代 齐己《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骚雅鏘金掷,风流醉玉頽。”
- 7.
衔卮释义:犹衔杯。
- 8.
衔巵释义:犹衔杯。
- 9.
衔桮释义:见“衔杯”。
- 10.
衔杯释义:⒈亦作“衔盃”。 亦作“衔桮”。口含酒杯。多指饮酒。⒉见“衔杯”。⒊亦作“啣盃”。衔杯。谓饮酒。⒋见“啣杯”。
- 11.
高咏释义:⒈朗声吟咏。晋 王羲之《与谢万书》:“兴言高咏,衔杯引满。”唐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七:“自别 吴郎 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⒉好诗篇;佳作。宋 梅尧臣《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诗:“神还气主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明 张居正《寿马年兄母八十》诗:“况是 茂陵 词赋客,可无高咏续《南陔》?”